中國經濟減速風險引發銅和鋅國際價格下跌
2018/06/20
有色金屬的國際價格正在聯袂下跌。從作為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貨來看,銅和鋅的價格在1周內分別下跌5%。由於源自美國的「貿易戰」,銅和鋅的最大消費國中國的經濟減速風險增強,經濟指標上也顯示出勢頭正在減弱。
截至北京時間6月19日傍晚,銅價徘徊在每噸6860美元左右,鋅價為3040美元左右。鉛也處在2430美元左右,下跌2%。由於智利的全球最大礦山的勞資談判導致供給減少這一預期,7日銅價一度時隔4年半上漲至7348美元的高點,但隨後迅速下跌。
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是對中美貿易戰的擔憂。中美摩擦有可能導致企業活動陷入停滯,「包括消費在內,給中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大」,日本樂天證券大宗商品分析師吉田哲表示。
中國14日發佈的經濟指標的低迷也成為負面因素。辦公室和工廠建設等固定資産投資1~5月累計同比增長率創出1995年以來的最低。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率也創出時隔15年的低水準。
針對今後的行情,市場上很多觀點認為,只要中美沒有就美國提出的智慧財産權相關保護達成妥協,價格難以上漲的局面仍將維持。
作為有色金屬日本國內相對交易大致指標的市價也相繼下降。JX金屬公司將銅價下調3萬日元,降至每噸81萬日元。三井金屬將鋅下調1.5萬日元,降至39.1萬日元,三菱材料也將鉛下調1萬日元,降至32.9萬日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