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價格漲至10年來高點
2021/06/04
世界糧食價格正在迅速上漲。聯合國6月3日發佈的5月糧食價格指數比1年前上漲4成,達到2011年9月以來、約10年的最高水準。背景是中國的旺盛需求和天氣異常導致的供給減少。企業的提價也逐漸擴大,對經濟的影響令人擔憂。
糧食價格指數通過穀物、肉類和乳製品等的國際交易價格計算,是顯示糧食整體價格波動的全球性指標,投資者和企業均會關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顯示,5月糧食價格指數的平均值比4月提高5.8個百分點,達到127.1。指數連續12個月上升,正在以過去10年裏的最快速度上升。
![]() |
具體來看,穀物指數升至133.1,上升7.5個百分點。玉米、大豆和小麥等的價格聯袂上漲。越來越多觀點認為,在穀物主要産地美國和南美,由於乾燥和降雨等不穩定的天氣影響,收穫將進一步減少。另一方面,中國為增加養豬而增加採購飼料用穀物的影響也很突出。
用於加工食品等的植物油上升12.7個百分點,升至174.7,明顯上升。以全球消費量最大的棕櫚油為例,主産地東南亞的産量增長乏力。生物柴油等燃料的需求增加預期也構成利多因素。砂糖和肉類的價格也持續上漲。
![]() |
天氣異常等加劇玉米價格的上漲(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外的農場,REUTERS) |
糧食價格上漲還有其他原因。由於疫情導致的出行限制,從事田間勞動的外籍工人在很多國家出現短缺。目前隨著疫苗的普及,糧食需求超預期快速復甦,生産跟不上需求,價格容易上漲。此外,還存在全球貨幣寬鬆導致投資資金流向糧食的一面。
企業正被迫轉嫁成本。隨著穀物行情的上漲,美國食品企業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將啟動穀物等的提價。雀巢的首席執行官(CEO)施耐德表示,「如今的環境非常不穩定,將對價格設定採取行動」。日本日清奧利友集團等也提出漲價。
對於因疫情導致工作和收入受到影響的家庭來説,糧食漲價構成沉重打擊。如果在工資並未上升的情況下物價持續走高,將出現消費停滯不前的風險。這樣一來,將招致企業收益惡化的惡性循環。
美聯儲(FRB)認為,通貨膨脹加速是暫時的。不過,隨著經濟活動的重啟,如果物價持續走高、市場上的貨幣緊縮預期加強,投資資金有可能從新興市場國家流出。巴西和俄羅斯警惕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已啟動加息。各國的貨幣政策的選擇正在面臨困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倫太郎 維也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