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液晶面板價格2年半以來首降
2021/11/10
用於個人電腦的液晶面板價格在約2年半以來首次下跌。指標産品的10月大單優惠價比上月下跌約2%。隨著此前因宅家需求而表現強勁的全球電視銷售告一段落,電視面板持續降價。在企業當中,出現將電視面板過剩的生産線轉為生産個人電腦面板的趨勢,電腦面板出現供過於求。
從用於筆記型電腦的10月大單優惠價來看,成為指標的15.6英吋(HD解析度)液晶面板為每張約43美元。比9月下降約1美元。自2019年6月以來首次降價。
![]() |
電視面板的降價對電腦面板産生了影響。從作為電視液晶面板指標的Open Cell(未安裝背照燈等的半成品)的32英吋産品來看,10月的大單優惠價為每張約45美元。比9月下降約10美元(18%)。大尺寸的55英吋産品也下跌31美元(17%),降至約150美元。自7月起持續降價,與最近的頂峰6月相比下降約3~5成。
隨著宅家需求告一段落,電視銷售下滑。美國調查公司DSCC和中國迪顯諮詢的統計顯示,7~9月全球液晶電視供貨量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7~9月減少7%。
自夏季前後起,面板廠商將電視面板的過剩生産線改為面向需求堅挺的個人電腦。結果「雖然去年的這一時期面板維持採購難的局面,但今年自9月前後起,緊張感逐漸緩解」(個人電腦廠商)。
此前成為供給瓶頸的半導體短缺也出現緩解的跡象。針對一度供應短缺的控制液晶面板的零部件「驅動IC」,中國半導體代工企業等擴大了生産。
英國調查公司Omdia的高級總監謝勤益分析稱,「解析度高的部分驅動IC仍略顯短缺,但從整體來看,供應短缺的局面正趨於緩解」。
![]() |
筆記型電腦 |
另一方面,電腦面板也存在堅挺的需求,降幅低於電視面板。美國調查公司IDC統計顯示,7~9月的全球個人電腦供貨量(速報值)為8665萬部,同比增加4%。與4~6月的增長率相比,呈現放緩趨勢,但由於辦公室工作重啟等推動,面向企業的供貨持續增長。
DSCC的亞洲代表田村喜男表示,「按面積來看,電視面板佔整體的7成」,在此基礎上指出,「如果電視面板的供求不緊張,個人電腦面板到明年或將維持下跌趨勢」。如果持續降價,也有可能波及店面價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