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合成纖維原料的單月定價談判陷入僵局的情況接連出現。作為尼龍原料的己內醯胺,日本化工廠商宇部興産取消了向東亞各大用戶提供4月的報價。而作為聚酯原料的對二甲苯方面,4月的大宗價格談判也以失敗告終。由於中國市場的纖維需求低迷,價格走低預期升溫,因此買賣雙方的價格談判屢屢不能達成一致。
關於己內醯胺,日本宇部興産每個月都會向南韓及台灣的大用戶給出報價,進行定價談判。3月的合同價格比上月降低50美元(2%),為1噸2340美元。
在全球最大市場——中國,當地最大的相關企業將3月的交易價格降低到了2100美元左右。宇部興産4月的合同價格也面臨較大的下滑壓力,因此沒有提前給出報價,而是直接與用戶進行談判。該公司上次沒有給出報價還是在1年前。
對二甲苯方面,吉坤日礦日石能源等日本大型廠商與大用戶通過每個月的談判來確定亞洲的合同價格。不過,中國當地廠商的增産及需求低迷導致價格走低預期升溫,在這一背景下,從2月份開始已連續3個月談判無果。
2月的春節過後,中國的纖維流通市場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不過據日本某大型商社表示「進入4月以後,略有緩和」。原料方面,宇部興産內部也有意見認為,「中國廠商有減産動向,有出現行情反轉的跡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