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産業省於12月21日宣佈,瑞典富豪和美國化學巨頭3M等10家外資企業將在日本建立研究開發等基地。這些基地將研發混合動力大型卡車和面向日本市場的醫療相關産品等高附加值商品。為吸引外資企業投資,日本政府計劃開始全面實施「亞洲基地化戰略」。
日本經濟産業省計劃向在日本設立基地的外國企業提供補貼,這些企業在日本設立的基地可以用來進行研究開發,也可以被做為亞洲地區生産總部。此次將向10家公司提供補貼。動作迅速的企業將在明年春季之前建成日本基地。
富豪集團旗下的富豪科技公司將成立日本法人,研發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卡車以及電動公交車。3M Health Care公司將在以前的進口和銷售等業務之外,開始研發醫用膠帶等面向日本市場的産品。
比利時有色金屬巨頭優美科將在日本建立汽車觸媒研究開發基地。目標是與日本各家汽車企業合作,聯合研發面向歐洲市場的柴油車觸媒。在汽車零件産業中,今後將加大在日本進行研究開發的力度,以爭取日本各家公司的訂單。
法國醫藥産品巨頭賽諾菲·安萬特集團計劃在日本建立統括日本、南韓、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4國業務的基地。今後,計劃把原來屬於新加坡的亞太地區統括基地的一部份功能轉移到日本。
總體上來看,外資企業的日本基地呈現減少趨勢。2004年,進駐企業比撤退企業多33家,但到2009年,撤退企業則多出82家。其中的製藥巨頭中,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美國輝瑞以及瑞士諾華等企業相繼關閉了在日本的研究所。目前的趨勢是各家公司都希望將亞洲的基地建在中國。
在亞洲各國的招商戰鬥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日本政府提出了吸引外商的一籃子計劃,其中包括提供補貼和稅收優惠等內容。
不過,實施稅收優惠計劃所需的《亞洲基地化推進法案》在日本國會審議階段毫無進展,目前已經陷入僵局。預計此次進駐日本的企業也不可能獲得稅收優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