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央行)11月25日公佈了10月31日決定實施追加貨幣寬鬆時的貨幣政策會議的內容紀要。紀要顯示,在贊成追加寬鬆的委員中,很多聲音表示為避免被市場認為政策將逐步加碼,「應推出盡可能大的規模」。另一方面,反對派則認為即使進行追加貨幣寬鬆,效果也會與「成本和副作用不相稱」。紀要顯示圍繞10月底的追加貨幣寬鬆,日本銀行的政策委員之間存在明顯的意見分歧。
日本銀行自2013年4月在總裁黑田東彥的領導下推出量化和質化貨幣寬鬆以來,10月31日首次改變了貨幣政策。黑田總裁以貨幣政策會議議長的身份提出了追加貨幣寬鬆方案,在全部9名委員中,5人投贊成票,另外4人投反對票。贊成意見僅比反對多出一票。黑田總裁、兩名副總裁、宮尾龍藏和白井早由裏兩委員表示贊成。而森本宜久、石田浩二、木內登英和佐藤健裕等4名委員表示反對。
實施追加貨幣寬鬆的理由是,原油迅速降價導致物價上升速度放緩。多數委員指出,如果以目前的原油降價作為前提,物價下降「將持續至明年度上半年前後」,物價前景「存在下行風險」。
對於貨幣政策存在分歧。追加貨幣寬鬆的贊成派指出,由於物價上升速度放緩,「通貨緊縮心理的扭轉出現延後的風險很大」。相繼有觀點主張,「應在這個時間實行追加貨幣寬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