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英國之後,法國、德國和義大利也有意加入由中國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英國《金融時報》的電子版3月16日報道了這一消息。在英國表示參加亞投行後,出現了歐洲已開發國家進行追隨的可能性。
亞投行構想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意在推動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在年內設立。包括中國在內,亞太地區的27個國家已正式決定加入。英國亦於3月12日宣佈加入,成為七國集團(G7)和亞洲之外的第一個加入意向國。美國和日本認為,亞投行的組織運營不夠透明,與之保持了距離,日美和歐洲國家之間有可能因此發生摩擦。
中國為了在6月底之前簽署確定各國出資比例等的創立協議,計劃在3月底之前確定創始會員國。國際金融相關人士介紹,要新加入亞投行,需徵得已宣佈加入的國家的同意。因此很多觀點認為本週將成為實際表明態度的最後期限。
以英國宣佈加入為契機,曾一度放棄加入的澳大利亞再次啟動了是否加入的討論。此外,中國還再三呼籲南韓加入。如果歐洲國家也紛紛加入,亞投行的成員國有可能超過30個。
歐洲國家與日本等不同,在安全保障方面,對中國的警惕感較小,希望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以擴大本國企業在中國和亞洲市場的商業和投資機會。而中國則希望通過邀請歐洲等的已開發國家加入提高亞投行作為國際機構的信賴度。
亞投行最終的資本金(1千億美元)預計將大部分由中國出資,同時第一任行長預計也將由中國人擔任。美國和日本一直在主導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ADB)等現有的國際機構,因此對亞投行懷有警惕感,認為其「決策過程和融資審查標準不夠透明」。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