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中央最低工資審議會的小委員會決定,將2015年度全國最低工資平均提高每小時18日元,升至798日元(按現在匯率結算,約合人民幣40.11元)。此次的上調幅度是自日本2002年度採用現行最低工資標準以來最大的一次。此舉將有助於改善小時工、兼職等非正式勞動者的待遇。為了使經濟走向良性循環,日本政府敦促提高工資,大幅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日本此前最大的一次上調幅度是在2010年度的17日元。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幅度已連續4年超過10日元。換算成同比上調率為2.3%,高於政府在7月推算的2015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的0.6%,可以説是實質性上調。
根據日本各都道府縣的經濟狀況等,上調幅度的基準分為A~D四個級別。東京、神奈川和大阪等A地區將上調19日元,埼玉和京都等B地區將上調18日元,北海道、新瀉和高知等C、D地區將上調16日元。
如果按標準上調,最低工資最高的東京將達到每小時907日元(約合人民幣45.58元)、最低的鳥取、高知、長崎、大分、宮崎和沖繩7縣將上調16日元,上調至693日元(約合人民幣34.83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