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FRB)在9月17日召開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維持了事實上的零利率政策。關於推遲加息的理由,美聯儲主席葉倫強調,看清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面臨的不確實性的加劇、美元升值以及油價走低對物價産生的影響「仍需要一些時間」。不過,堅持了年內加息的方針,顯示出的姿態並未排除最早在10月下旬的下次FOMC會議上加息。
 |
美聯儲主席葉倫在記者會上(GETTY-KYODO) |
此前市場有觀點認為,由於美國國內就業和經濟復甦勢頭穩定,美聯儲將時隔9年零3個月啟動加息。但除了中國經濟減速對各國造成的影響之外,美聯儲還擔憂拙劣而迅速的加息再次加劇市場不安心理這一風險,因此FOMC推遲了加息。
葉倫在記者會上承認,以新興市場國家為中心,世界經濟正在惡化,同時稱「到目前為止,並未嚴重改變美國經濟前景」。包括沒有投票權的人在內,17名FOMC成員的大部分繼續支援年內加息。並未改變根據經濟預期數據來判斷加息時間的以往立場,明確表示「有可能」在沒計劃舉行記者會的10月27~28日的下次FOMC會議上決定加息。
此外,FOMC還在聲明中指出,「最近的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動態可能對美國經濟有所抑制,很可能在短期內加大拉低通貨膨脹率的壓力」。受新興市場國家增長減速和油價走低等影響,美國日趨面臨物價下行壓力,美聯儲對這種事態顯示出擔憂。葉倫還表示,美國經濟和海外市場的動態正在加強「明顯的相關性」,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強這一目前情況「需要關注」。針對國際經濟和金融局勢的深入發言引人關注。
另一方面,在提及美國經濟時,葉倫提到了美元升值等負面因素,但同時強調稱「就業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支撐了家庭支出」、「國內需求保持堅挺」。對於疲軟的通貨膨脹率,重申隨著油價走低等下行因素的影響減弱,中期來看「將重返(作為目標的)2%」。
FOMC于17日發佈的各成員對最新基準利率的預測分佈顯示,認為年內加息1次的成員達到7人,比例最大。此外,還有1名成員要求加強貨幣寬鬆,推行負利率。
此外,同一日修訂的中期經濟展望顯示,美聯儲重視的2015年通貨膨脹率(不含能源和食品的核心指數)預期相比6月的1.3%略微提高至1.4%,但2016年、2017年的漲幅預期均遭到下調。達到美聯儲定為目標的2%要等到2018年之後,物價上漲速度或將放緩。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矢澤俊樹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