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時隔9年半啟動加息。美聯儲主席葉倫表示,「力爭擺脫大蕭條之後最嚴重金融危機的零利率政策如今宣告結束」,作出了歷史性決斷。不過,美國加息有可能帶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減速和油價走低,將給尚未完全擺脫危機的世界經濟走向帶來隱憂。
美聯儲出台事實上的零利率政策是在2008年12月。幾乎同一時期啟動了量化寬鬆。零利率和量化寬鬆對於金融危機的緩解産生了效果。由於美國政府不顧一切地購買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産等原因,金融機構的連鎖破産被遏制,2009年中期,美國經濟重回復甦軌道。不過,之後經濟增長率僅為2%左右,呈現增長乏力態勢,7年都未能實現「基準利率的正常化」(葉倫)。
美聯儲之所以啟動加息,是因為經濟增長局面達到6年多,同時失業率也從危機之後的10%降至5%。
雖然市場已充分預料到16日的加息決策,但其衝擊的餘波仍不容小視。從金融危機以後的世界經濟來看,借貸因大規模貨幣寬鬆而充斥的低利率美元資金、然後投向新興市場國家資産和原油等大宗商品的趨勢出現加強。而隨著美國進入加息局面,將發生資金的逆流,易於導致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和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走低。
曾是金融危機震源地的美國搶在日歐等國家之前轉向了加息,將再次承擔拉動世界經濟的重任。不過,加息將招致美元升值,弱化美國的出口競爭力,如果長期利率上升,還將給住宅投資等造成負面影響。在美國經濟並未出現過熱的情況下啟動緊縮政策,雖然意味著危機應對舉措的終結,但蘊含著拉低平時經濟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