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央行)12月18日召開的金融政策決策會議決定引入加大現有貨幣寬鬆政策力度的新制度。除了將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購買額較目前的年3萬億日元進一步擴大3000億日元之外,還將延長所購國債的持有平均期限。為了進一步發揮貨幣寬鬆的作用,還將延長貸款支援制度。不過,年80萬億日元的資金供應規模將得到維持。
日本央行此前每年買入3萬億日元ETF,今後每年將增加購買3000億日元。從2016年4月開始施行。購買對象是由積極進行設備和人才投資的企業所發股票組成的ETF。
此次新增ETF購買計劃等的原因是在日本經濟停滯不前的背景下,原油價格走低這一心理上的不良影響持續擴散,擺脫通貨緊縮的前景出現不明朗。不過作為量化和質化寬鬆核心的國債購入額沒有增加。從某種意義上看,這也是在市面國債減少、金融寬鬆面臨局限的情況下拋出的苦肉之策。
日本央行在此次加大寬鬆力度的措施中決定每年增購約3000億日元的ETF,但另一方面,將出售此前因金融政策不穩而從金融機構購買的等額股票。雖然採取了種種措施,但整體的資金供給量未變,所以很難稱得上是單純的追加寬鬆。不過,從可以防止已經決定出售持有股票可能給股價帶來不良影響這一意義來講,也可以理解為是對股票市場衝擊較大的刺激政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