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日前獲悉于13日開始在北京舉行的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談將發表有關三國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聯合聲明草案。聲明規定談判開始時間為「年內」。日本一直希望馬上就開始談判,但南韓因在去年簽署韓美自由貿易協定時遇到國內的反對等原因態度慎重,因此不贊成設定期限。最終折衷為將時間推遲至「年內」。
中日韓三國將在5月12日舉行的商務部長會議上提議「年內開始談判」。最後由13~14日舉行的首腦會談發表聯合聲明。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中日韓三國已於2010年5月著手進行産官學的聯合研究,並於今年3月發表了「(自由貿易協定)將成為三國各自新的增長引擎」的報告。今年3月還就自由貿易協定前提的投資協定簽署問題達成了實質性協議。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協定的實現將給日本擴大出口帶來很多益處。在日本向中國出口的産品中,汽車零件等約7成品種(按金額計算)都被徵收關稅。工程機械為8%,蓄電池為12%等稅率也較高。向南韓出口的産品也有約6成都要徵收關稅。
中國是有借此抗衡美國欲主導的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等經濟合作框架的目的。而南韓則由於尖端零部件等産品依賴日本,存在慢性對日貿易赤字,因此對有日本加入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持慎重態度。南韓已經於本月2日宣佈開始中韓兩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顯示出中韓談判優先於中日韓三國框架的姿態。
如果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先於中日韓框架實現,在巨大的中國市場面前,日企很容易被韓企遠遠甩在後面。如果南韓態度不變,日本也可以考慮開始與中國進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但在現階段重視有南韓參加並聯手在談判過程中促使中國讓步的效果。因此眼下日本考慮的是優先推動中日韓三國框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