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ASEAN)7月9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召開了外長會議,就制定旨在以法律約束各方在南海海域活動的「行動規範」與中國展開正式協商達成了一致。不過,對寫入共同聲明的有關南海問題的表述各方意見不一致,當日未能匯總聲明草案,顯露了東盟內部無法形成統一步調的脆弱性。
各國外長除了針對創建ASEAN共同體和地區政治狀況之外,還對南海問題以及南海行動規範進行了討論。在7月8日舉行的與中國之間的非正式會議上,已經就展開正式磋商基本達成了共識,因此外長們就啟動正式磋商達成了協議。
在7月11日的中國•ASEAN外長會議上,將最終作出決定,在此基礎上,預定9月在金邊召開首次會議。此外,針對各成員國自去年11月以來一直在議論的寫入行動規範的主要條款也已經達成協定。
但在共同聲明的表述中,各成員國之間的意見存在分歧。菲律賓強烈主張將圍繞黃岩島與中國艦船對峙約2個月的爭端寫入聲明。此外,因近海石油與天然氣開發而與中國存在爭端的越南也要求將「尊重專屬經濟區(EEZ)」等表述寫入聲明。
東盟輪值主席國柬埔寨等國家則顯得非常為難,稱這「將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會議約延長了1個小時。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大臣賀南洪9日表示,「會議討論非常激烈」,宣佈將有關共同聲明的討論時間延長至次日。
(伊藤學 金邊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