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定重視綠色技術的新基礎設施出口戰略
2020/12/11
日本政府12月10日敲定了截至2025年的新基礎設施出口戰略。對首相菅義偉提出的脫碳等綠色相關技術出口設置了一定比重,制定了2025年之前使接單額達到34萬億日元的目標,比目前提高近4成。
日本將修正此前的出口公路及鐵路等「厚重長大」路線,吸引被認為達到3000萬億日元規模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領域的投資資金。
此次在首相官邸召開經濟合作基礎設施戰略會議(由官房長官加藤勝信擔任主席),並制定了新戰略。按照菅義偉提出的205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凈排放降為零的目標,作為核心內容之一,新增了「對碳中和作出貢獻」。
![]() |
風力發電站(資料圖) |
經濟合作基礎設施會議於2013年啟動。出口基礎設施的構想繼承了民主黨前政權的方針,並進一步將其明確定位為成長戰略。橫跨不同部門針對各個項目制定出口戰略,同時還進行了海外融資等制度方面的調整。
日本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出口高鐵和發電站等「厚重長大」領域的大型項目。政府方面在各領域放寬了相關手續和規定,雖然以打破先例的條件積極爭取了新興國家的項目,但最後都接連讓給了擁有價格優勢的中國企業。
最近,新冠疫情蔓延導致各國經濟低迷,這也對日本的基礎設施出口造成影響。最初接單額每年增加1萬億~2萬億日元,2018年增至25萬億日元。2020年的估算額為25萬億日元,與2018年的實際業績持平,預計無法達到30萬億日元的目標。
日本政府提出2025年接單額達到34萬億日元的新目標,核心是脫碳技術。將擴充國際協力銀行(JBIC)、日本貿易保險(NEXI)的公共資金扶持,推動海上風力發電及氫氣等可再生能源相關項目。
圍繞相關的先進技術,日本政府明確表示也將與外國進行合作開發。具體列舉了將二氧化碳埋入地下的「CCUS」技術及蓄電池。並出台了出口煤炭火力發電站時的扶持條件也更嚴格的方針。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