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財長央行行長會議在莫斯科閉幕,在聲明中表示:迴避競爭性貨幣貶值,但沒有直接指出日本在誘導日元貶值。但在擔心自國貨幣升值的新興經濟體和已開發國家之間仍存在對立。由於日本沒有受到直接指責,有觀點預計日元貶值仍將繼續,但也有觀點指出貶值速度將放緩。
在12日舉行的G7會議的聲明上表示財政和貨幣政策不以壓低匯率為目標。G20的聲明在表示貨幣政策應該是為持續支撐國內物價穩定和恢復經濟而實行的基礎上,強調了不將匯率使用在強化競爭力的目的上。
此前在G7會議後,全球的外匯市場相關人士都在琢磨G7緊急共同聲明的真實含義。因為聲明也沒有表示是否默許了日本安倍晉三政權上台後迅速展開的日元貶值。如果各國再次掀起競爭性貨幣貶值,包括中國在內,世界經濟有可能再次陷入混亂。目前市場非常關注G7打算把各國貨幣的匯率穩定在何種水準?
G7聲明的要點為:(1)再次確認匯率應由市場決定;(2)再次確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目的是利用國內手段實現各自的目標,今後也應如此;(3)再次確認財政和貨幣政策不以壓低匯率為目標;(4)就匯率過度波動和無序波動有可能對經濟以及金融穩定帶來消極影響達成了共識;(5)繼續就外匯市場展開積極磋商,並適時展開合作等。
上述聲明發表之後,日本副總理兼財務與金融相麻生太郎表示,「這意味著各國正式承認,日本的政策旨在擺脫通貨緊縮性經濟蕭條,而並非用於匯率行情(的操縱)」。聲明(2)中的「國內目標」就是擺脫通貨緊縮性經濟蕭條,而並非誘導日元貶值。對此,外匯市場認為G7各國默許了目前的日元貶值開始增多。
但是,這種認識很快就被顛覆。聲明發表前,1美元兌94.5日元左右的日元匯率在2月15日已經反彈至92.30日元附近。日元貶值走勢戛然而止。這是因為越來越多觀點開始認為「聲明或許並未允許日元貶值」。
關於上述情況的幕後,《日本經濟新聞電子版》(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清水功哉編輯委員的專欄進行了詳細的解讀。首先,日本時間2月12日深夜,路透社援引G7相關高管的發言稱「G7聲明被錯誤解讀」。據推測,這名高管可能是「美國財政部高官」,這意味著美國貨幣當局並不支援日元貶值。
此外,此前也有預兆。據該專欄報道,2月11日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萊爾•佈雷納德(LaelBrainard)表示,「美國將支援日本旨在結束通貨緊縮、恢復增長的努力」,這被解讀為美國允許日元貶值,而美國汽車巨頭等發出了不滿的聲音。有鑒於此,美國高官針對G7聲明進行了「闢謠」。
當然,據該專欄報道,對於作為貨幣寬鬆政策的結果而自然出現的日元貶值,美國當局並不想説三道四。此外,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機構性改革的一環,美國希望日本能夠成為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TPP)陣營中強有力的成員之一。
這傳遞出的信號似乎是,美國打算支援作為重要同盟國的日本的經濟。但是,以美國為代表,G7之所以對聲明被解讀為「允許日元貶值」非常敏感,原因之一在於,競爭性貨幣貶值的風險可能高漲。這在聲明的(4)中有所體現。
在美國推出第2輪量化寬鬆政策(QE2)之後的2010年9月,巴西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提出的「貨幣戰爭」如今又一次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關注。這彰顯出日本貨幣寬鬆政策帶來的日元貶值有可能引發競爭性貨幣貶值。
G7將在多大程度上認真抑制競爭性貨幣貶值?在多大程度上允許日元貶值?這也是中國非常關注的問題。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去年11月以來,徘徊在1美元兌6.27-6.29元的區間內,但對日元匯率則從100日元兌7.84元上漲至100日元兌6.70元人民幣。由於歐元匯率出現反彈,人民幣對歐元匯率呈現下跌走勢,但如果日元貶值導致歐元走低,人民幣的實際匯率就將大幅上升。
此外,中國的出口前景也充滿不確定性。去年11月,中國的出口已經放緩至與去年同月基本持平的水準。雖然1月的出口創出了增長25%的記錄,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今年春節在2月份。經季節因素調整後,1月出口增長率僅為12%,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將遭到削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