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經濟政策 > 7家未在日本登記總部的外國IT企業進入處罰程式

7家未在日本登記總部的外國IT企業進入處罰程式

2022/07/04

PRINT

      針對在日本開展業務的海外大型IT(資訊技術)企業未進行法人登記的問題,日本法務省於7月1日發佈公告稱,被認定違反日本《公司法》的7家企業已進入處罰程式。此次並未透露企業名稱和國籍。將由東京地方法院判斷這些企業是否需要繳納罰款。美國推特(Twitter)和谷歌等公司似乎正在按照要求討論登記事宜,因此不在此次的處罰對象之列。

    

      日本公司法要求,在日本持續開展業務的外國企業必須在日本進行總部登記。但長期以來並未徹底實施。

    

      源自海外的數位服務也在日本廣泛普及。日本政府認為,正在按照日本《電氣通信事業法》申報業務的48家海外IT企業有義務進行總部登記,並於3月份要求這些企業登記。

    

 

      日本法務省6月再次要求一直未應對的42家企業進行登記。發出通告表示將以6月13日為期限適用處罰規定。截至7月1日,已完成登記或結束申報的企業增加到了8家。兩家企業已經向日本總務省申請取消電氣通信業務。

     

     據稱,其他31家企業表現出了登記意向。據多名相關人士透露,推特、微軟、谷歌等公司似乎都在討論登記事宜。日本法務省要求這些企業在7月22日之前進行登記。

    

     推特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時回答説:「對於法務省的要求,目前公司內部正在討論應對方案」。微軟表示:「已接到通知,正在進行相關討論」。Meta(原Facebook)和谷歌沒有做出回應。

     

      日本還要求中國企業進行登記。大型視頻投稿APP企業TikTok(抖音國際版)的日本法人公關負責人表示,將與政府合作,在當地營造可進行妥當運營的環境。

    

      6月30日進入處罰程式的7家企業有的已表明不會進行登記,有的無視日本政府的要求。日本法務省在記者會上解釋説:「我們認為再要求這些企業登記已沒有意義」。罰款金額雖然在100萬日元以下,更大的意義在於作為政府表明加強監管的態度。

    

      如果海外IT企業不登記總部的話,在網際網路上受到誹謗等傷害的受害者在提起訴訟時,需要向海外發送起訴書,十分麻煩。如果登記總部的話,只需向日本的代表人發送起訴書即可,由此可減輕用戶的負擔。專家和即將參加參議院選舉的執政黨議員中出現了應該讓海外IT企業徹底實施登記的意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八十島綾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