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重啟討論新建核電站背後的焦慮
2022/08/29
關於日本首相岸田文雄8月24日指示進行討論的新一代核電站的開發和建設問題,日本經濟産業省將在由專家組成的審議會的相關會議上進行討論。日本開始以新建核電站為目標採取行動的背後原因,除了確保電力的穩定供應和脫碳方面的需要之外,還有對核能産業的技術和人才不斷萎縮的焦慮。認為日本處在如此下去將無法自行建設核電站的緊要關頭的危機感在背後起到了推動作用。
![]() |
岸田文雄在8月24日于首相官邸召開的GX(綠色轉型)執行會議上指示對「開發和建設嵌入了新安全機制的新一代革新型反應爐」。日本經濟産業省25日召開了綜合資源能源調查會(經濟産業相的諮詢機構)原子能小委員會會議,確認了年底之前在相關審議會會議上展開討論的方針。
由於2011年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日本政府此前的立場是不考慮新建核電站。如果不新建的話,日本核能産業的萎縮將不可避免。
據日本經濟産業省稱,假設日本所有核電機組的運作時間都達到法定最長的60年,2030年36台核電機組的合計發電能力約為3700萬千瓦,到2050年核電機組將會減少到23台,發電能力下降到2300萬千瓦。到2060年,核電機組將進一步減少到8台,發電能力降至900萬千瓦。
![]() |
自2009年北海道電力泊核電站3號機組啟動運作後,日本國內沒有再新設核電站(kyodo) |
據成員包括三菱重工業和日立製作所等企業的日本電機工業會介紹,2011年度,日本核能産業建造商等的從業人員超過1.3萬人,但地震以後呈現出減少趨勢。2020年度減至1萬人,降幅超過兩成。
日本國內最後的新建項目是2009年開始運作的北海道電力泊核電站3號機組,已經服役10年以上。如果加上前期的環境影響評估等,核電站建設被認為是需要耗費10年時間的長期項目。
日本電機工業會的統計顯示,2018年度時,從核電站建造企業中有建造經驗的人的比例來看,50歲以上的人大體上達到三分之二。而39歲以下的人還不到三分之一。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因老齡化而逐漸退休,技術傳承成為課題。
日本政府將討論建設革新型輕水反應爐。雖説是「革新型」,但仍以安全措施為主,使用水來冷卻核反應爐的結構與現有反應爐沒有區別。由於可利用現有技術經驗,技術方面的可行性最高。日本經濟産業省的審議會制定了以2030年代投入運作為目標的技術開發進度方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