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業在亞洲放出的貸款日益增加。貸方餘額截至去年底比上一年增加24%,約為21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等引發了旺盛的資金需求,而以往負責提供主要資金的歐洲銀行由於受到歐債危機影響,轉持謹慎態度,日本銀行業影響力大增。同時此舉將有助於日本企業擴大基礎設施出口。
旺盛的資金需求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統計,2011年底日本銀行業對中國大陸、印度及菲律賓的貸方餘額均創歷史新高。截至去年9月底,世界各國銀行對亞洲的貸方餘額總額(約1.71萬億美元)中,日本銀行業所佔的比率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個百分點以上,約為12%(約2000億美元)。
面向亞洲的貸方餘額增加是因為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帶來了旺盛的資金需求。亞洲開發銀行(ADB)推算,在2010至2020年的11年間,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投資金額每年可達7500億美元。日本銀行業將以超大銀行為中心,通過銀團貸款等舉措滿足亞洲各國的資金需求。
利用公共擔保機構
日本三井住友銀行於2月作為主經辦人向印度尼西亞水力發電業務提供了總額約為140億日元的貸款。三菱東京UFJ銀行也與海外金融機構聯合起來向亞洲地區內的高爐建造業務提供了總額約為830億日元的貸款。瑞穗實業銀行與國際協力銀行(JBIC)等進行合作,向J-POWER等日本企業參與的泰國火力發電業務提供了約970億日元的貸款。
與日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州銀行在整個銀行貸款中所佔的比例下降了2個百分點以上。貸款餘額在去年6月底曾高達約9400億美元,不過受歐債危機日益深化的影響,到同年9月底又急劇銳減到了約8800億美元。
隨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亞洲對資金的需求也在高漲,但亞洲債權管理滯後出現呆帳的風險係數也較高,日本各銀行開始利用公共金融機構以迴避這一風險。三井住友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及瑞穗實業銀行相繼擴大與公共金融機構間的交易,該機構擔保的貸款餘額最近3年增加到了此前的3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