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擬引入新貨幣協定預防新興國貨幣危機
2017/06/2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預防新興市場國家等出現貨幣危機,將導入新的貨幣協定。通過提前完成對借款國的審查,發生危機時能立即提供關鍵貨幣美元。借款條件中也不再包含嚴格的結構改革。因為隨著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加息等,市場存在混亂的風險。IMF傳統上一直把削減財政赤字等伴隨痛楚的改革作為借款條件,但此次為迅速提供資金轉變了方針。
預計將在6月內召開的IMF理事會上正式決定,目前已經開始與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各國就新協定展開磋商。
IMF分析認為,作為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的「出口」,如果FRB推進加息和資産壓縮,資金將回歸美國,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和股價暴跌的風險也比較大。IMF針對的不是因為經常赤字等導致國家經濟惡化的危機,而是在極短時間內遭遇劇烈資本外流的「資本收支型」貨幣危機。
陷入這類事態的國家為了保護本國貨幣,需要頻繁實施「拋售美元、買入本國貨幣」的外匯干預。IMF創設的新協定就是為了向借款國緊急融資作為原資的美元,以還款期限在1年以下的短期資金為中心。
IMF將提前對借款國的經常收支和財政收支等進行評估,如果判斷經濟運營健全,就簽訂協定。貸款總額將根據各國對IMF的出資額等設定上限。
為簽訂新協定,IMF已經開始與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東盟各國進行磋商。中國的外匯儲備擁有鉅額的美元結算資産,因此未被IMF作為新協定的對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