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10年來首次降息 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遇挫
2019/08/01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在7月31日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上宣佈將政策利率下調0.25%,時隔10年半再度降息。此次降息是為了警惕貿易戰的風險,防範經濟惡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這屬於經濟迴圈週期中的政策調整」,否認將進入長期的降息局面。不過,擁有軸心貨幣美元的美聯儲決定降息可能引發全球性的「貨幣寬鬆多米諾骨牌效應」。
![]() |
在31日的會議上,美聯儲宣佈將作為短期利率指標的聯邦基金(FF)利率目標區間從2.25~2.50%下調至2.00~2.25%。同時提前兩個月結束縮減美國國債等保有資産的「量化緊縮」政策。
此次是金融危機後的2008年12月以來美聯儲首次降息。貨幣寬鬆政策在第3輪量化寬鬆(2012年9月~2014年10月)後結束。美聯儲從2015年底開始一直在推進將政策利率上調至與平時相當水準的「貨幣政策正常化」,但是此次再次轉為貨幣寬鬆路線。
7月,美國經濟擴張局面進入第11年,刷新了有記錄的1980年代以來的歷史最長紀錄。失業率也降至不到4%,一度創下49年來的新低。經濟基調十分堅挺。在記者會上,鮑威爾主席指出,降息是因為「海外經濟的形勢和溫和的通膨壓力」。貿易戰導致企業投資增長放緩,經濟前景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為了防止經濟惡化,美聯儲實施了「預防性的降息」。
![]() |
FOMC在聲明中指出,「經濟前景面臨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除非經濟下行風險消失,否則可能追加降息。不過,鮑威爾稱此次的降息「屬於經濟迴圈週期中的政策調整」,暗示寬鬆局面將很快結束。由於鮑威爾的發言,期貨市場預計美聯儲年內將追加降息的比例從87%降至41%。
FOMC還決定在7月底結束縮減美國國債等保有資産的「量化緊縮」,比先前計劃提前2個月。美聯儲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後,通過首次量化寬鬆政策大量買入美國國債等資産。由於經濟復甦,從2017年秋季開始啟動「量化緊縮」,但是因為市場陷入混亂,將於2019年9月底結束量化緊縮。由於此次降息,將提前縮減資産。
由於擁有軸心貨幣的美聯儲時隔10年半再度降息,各國和地區和央行也警惕貨幣升值,向貨幣寬鬆政策傾斜。預計歐洲中央銀行(ECB)最早將於9月啟動追加貨幣寬鬆,日本銀行(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也指出,「為了防範風險」,可能儘早啟動追加貨幣寬鬆。全球性的「同時貨幣寬鬆」將對經濟構成支撐,另一方面,存在導致市場過熱的風險。
新的政策利率將從8月1日開始適用。對於此次降息,FOMC參與投票的10人中,鮑威爾等8人投了贊成票,要求政策利率保持不變的2位地區聯邦銀行行長投了反對票。美聯儲的傳統是重視全員一致,但此次在有異議的情況下實施了經濟擴張期內的降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河浪武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