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金融 > 碳中和政策紛紛出爐 亞洲綠債市場急速擴容

碳中和政策紛紛出爐 亞洲綠債市場急速擴容

2021/06/30

PRINT

      在亞洲,籌集環保資金的「綠色債券(環保債券)」的發行大幅增加。發行人是政府和企業。背景是各國和地區作為氣候變化對策,陸續宣佈了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等明確的實現目標。擁有主要金融市場的中國大陸和香港已敲定了成為投資者判斷依據的新指導方針。

 

新加坡的住宅屋頂上設置的光伏電池板(2018年9月,Reuters)

 

      與歐洲不同,與相同條件債券相比,很少有綠色債券提高溢價,似乎很多投資者認為其價格偏低。

 

      3月,香港的房地産巨頭新世界發展發行了一項綠色債券,為2億美元的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申購額達到6倍。在亞洲,綠色債券供不應求。英國匯豐控股(HSBC)的負責人表示,2020年發行的綠色債券的需求達到發行額的平均5.7倍。

 

      綠色債券是籌集在能源、運輸、高樓建設、水和土地利用等方面應對環境與氣候變化的資金。在亞洲,大氣和水的污染成為嚴重問題。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的推算顯示,要在2030年之前達成被聯合國採納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亞太地區每年需要1.5萬億美元的投資。

 

      匯豐旗下的資産投資公司2020年5月啟動的新興市場綠色債券投資基金取得了與當地市場高評等公司債相同水準的收益。

 

      金融資訊公司Refinitiv的統計顯示,從年初至5月27日的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額來看,中國為261億美元(佔整體的13.4%),金額最高。達到上年同期的3倍。2020年全年排在世界第4位。中國的國家開發銀行和國家電網等起了拉動作用。

 

 

      第2~5位是歐美國家,第6位是南韓(100億美元)。南韓的綠色債券發行額2020年全年僅為26億美元。

 

      美國大型評等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透露,1~3月亞太地區的綠色債券發行額佔全球的24%。與2020年全年的18%相比有所增加。

 

      作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中國提出了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凈零排放)」的目標。法國興業銀行預測,中國要達成目標,2021~2030年每年需要投資2.2萬億元,2031~2060年需要投資3.9萬億元。

 

      南韓的氣候變化大使5月宣佈,將為實現到2050年完成脫碳化的目標而調整政策。

 

      在亞洲,綠色債券的溢價並未浸透,很多情況被認為價格偏低。在綠色債券倍受歡迎的歐洲更容易增加溢價。歐洲金融市場協會的統計顯示,2020年綠色債券的價格比其他同等條件的債券高出0.09%。

 

      監管機構將完善市場環境。香港已要求金融機構在2025年之前披露應對氣候的資訊,作為投資者的判斷依據。中國大陸則制定了綠色債券的對象業務清單。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向金融機構提出了環保相關貸款的指導方針。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確立了分類標準,以便投資者和銀行判斷企業活動是否考慮了環境保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Narayanan Somasundaram、奧津茜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48
投票總數: 41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