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宏觀經濟 > 雷曼危機改變中美「體質」

雷曼危機改變中美「體質」

2018/09/26

PRINT

中美關係

  美國密西根州弗林特市是通用汽車(GM)的創業地。這座體現美國夢的「汽車之城」如今卻作為全美屈指可數的犯罪城市臭名遠揚。在2008年9月的雷曼危機後,勞動者流出,人口從全盛時的20萬人減少至10萬人。由於財政破産,水管腐蝕,部分地區的自來水無法飲用。家庭的平均收入僅為28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萬元),成為中産階層沒落的象徵。

  

  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川普在激戰州密西根取勝,帶來了排山倒海般的勝利。在雷曼危機時,通過公共資金救助華爾街,但中産階層和底層失去了住房。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拿2007年和2017年對比,10%高階層的收入增長11%,另一方面,10%低階層卻下降了1.4%,甚至未能恢復危機前的水準。對貧富差距的焦慮將喊出露骨的民粹主義口號的川普推上了總統寶座。

 

   

  2018年世界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 3.9%,但仍低於金融危機前的5%左右。維持長期增長的日本在2017年的實際工資也出現下滑。經濟增長的果實並未惠及中産階層。英國由10%高階層壟斷收入的40%,貧富差距擴大至與第2次世界大戰時持平。大眾階層的不滿在眨眼之間導致了英國退歐。雷曼危機過去10年後,暴露的是中産階層衰落帶來的國內分裂。

 

  進一步環顧全球經濟,發現自由主義經濟本身也在動搖。

 

  雷曼危機前的幾年是「人類史上最為全球化的時期」,經濟學者布蘭科·米蘭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這樣認為。這是因為除了剛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中國之外,前蘇聯各國和印度等相繼加入自由市場。

  

  不過,中國由於雷曼危機對美歐主導的全球經濟喪失信心。2014年7月,現任中國副總理劉鶴在論文中寫道,「我們要借鑒歷史上大國崛起的經驗,警惕捲入不必要的國際事件」。為論文撰寫推介序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葛蘭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認為,劉鶴「拒絕了應開放金融市場這一‘華盛頓共識’」。

 

  劉鶴在論文中還寫道,「本次危機發生後,全球進入了總需求不足和去槓桿化的漫長過程,我國的戰略機遇則主要表現為國內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的巨大拉動作用和在已開發國家呈現出的技術併購機會和基礎設施投資機會」。中國在雷曼危機後推出了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3
具有一般參考性
 
4
不具有參考價值
 
21
投票總數: 5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