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全球將出現大蕭條以來的景氣惡化
2020/04/1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4月9日的演講中指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2020年全球經濟將出現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下滑」。在2009年金融危機時,世界經濟也曾出現過0.1%的負增長,預計今年的下滑幅度更大。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世界各國準備採取8萬億美元的財政措施,因此2021年將會「部分恢復」。
![]() |
格奧爾基耶娃(資料圖,reuters) |
IMF將於4月14日修訂世界經濟展望。1月時曾預測增長3%左右,此次將大幅下調。由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加盟的國際金融協會(IIF)分析認為,2020年的世界經濟將是1.5%的負增長。世界經濟在1930年前後的大蕭條時期持續出現負增長,格奧爾基耶娃認為短期內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接近於當時的萎縮。
歐美日和中國等二十國集團(G20)近期將以視頻通話的形式召開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格奧爾基耶娃指出,以G20為中心,「世界各國預定採取8萬億美元的財政措施」。她表示,此次不同於景氣惡化持續數年的大蕭條時期,「基本上隨著經濟重啟,2021年會出現部分恢復」。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合計約90萬億美元,財政出動的規模相當於全球GDP的9%。
新冠疫情廣泛影響全球,世界經濟的火車頭正逐步消失。IMF擁有189個成員國,格奧爾基耶娃認為「今年或將有170多個國家的每人平均收入出現負增長」。主張要想把經濟惡化控制在短期內,必須通過降息和資金供應等維持金融系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