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鋼鐵業受中國牽連 要求印度撤銷進口限制
2016/12/23
12月21日,日本政府向印度提出磋商撤銷2015年9月啟動的鋼鐵産品進口限制措施。日本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提出磋商要求,這是日本政府首次對印度提出該要求。印度的進口限制措施是為了對抗中國鋼鐵産能過剩,但日本産品也被波及。日本的立場是如果無法協商解決將向WTO提起上訴。
![]() |
印度啟動的緊急進口限制措施(Safe Guard)的對象是汽車和建材等使用的熱軋線圈,對一定額度以下的進口産品徵收最高20%的附加關稅。日本2015年的熱軋線圈出口額約為6624億日元,其中對印度的出口額約為568億日元。
對抗廉價進口産品的舉措大致分為兩種,一是排除廉價産品的「反傾銷關稅」,二是對抗進口産品急劇增加、保護本國産品的「緊急進口限制措施」。
反傾銷關稅是針對個別企業的特定産品實施,而緊急進口限制措施一旦啟動,則是針對全世界的産品無差別地提高關稅。
![]() |
「印度輕易啟動緊急進口限制措施,使我們也受到了連累」,日本大型鋼鐵廠的高管如此表示。印度啟動緊急進口限制措施原本是為了保護受到中國鋼鐵産能過剩衝擊的本國産業。但是,與其無關的日本産品也成為該措施的對象,日本鋼鐵聯盟2016年10月要求日本經濟産業省和日本政府與印度就此進行磋商。
在2016年的G7和G20峰會上,擔心中國的鋼鐵産能過剩將誘發其他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成為了討論主題。
在各國的壓力下,中國政府表明今後5年將削減1億~1.5億噸的鋼鐵産能。日本鋼鐵聯盟的近藤孝生會長(新日鐵住金社長)在12月16日的記者會上評價稱「中國的應對措施在最近1年取得了巨大進展」。
但是,貿易保護主義的齒輪一旦啟動很難停下。作為對抗中國鋼鐵産能過剩的措施,除了印度之外,最近幾年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也陸續啟動了緊急進口限制措施。這種趨勢還向埃及、南非等亞洲以外的國家擴散。
日本要求暫停印度的熱軋線圈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另一方面,日本將對來自中國等地的進口化學産品實施反傾銷舉措。日本被迫在保護國內産業和對抗貿易保護主義之間掌握平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