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宣佈辭職 或因與美國不和
2019/01/08
1月7日,世界銀行宣佈,行長金墉將於2月1日辭職。金墉2016年獲得連任,第2任期到2022年,還剩3年時間。在金墉的領導下,世界銀行2018年4月時隔8年決定增資,積極改善財務狀況。對於下一任行長的人選,美國川普政府的意向將明顯體現,如何處理對中國的貸款等將再次成為焦點。
![]() |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Reuters) |
在金墉辭職後,保加利亞出身的首席執行官(CEO)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將暫時代理行長職務。下一任行長的選任時間等仍未確定。金墉7日發表聲明稱,「世界銀行的行長致力於消除貧困等,我擔任這一職務感到非常光榮」。
金墉是出生於南韓的美國人,2012年由美國歐巴馬前政府推選進入世界銀行。作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機構,世界銀行在傳統上由最大出資國美國壟斷行長職位。金墉在川普上台之前的2016年秋季確定連任,自2017年7月起,以5年任期出任第2任期的行長職務。
有觀點認為金墉突然辭職,原因是與川普政府的不和。世界銀行2018年4月決定增資,但美國財政當局作為增資條件,要求大幅減少對華貸款。金墉提高中國的出資比例的同時,承諾改善縮減對華項目的貸款規則,在最後關頭實現了增資。
不過,世界銀行與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共同參與銀團貸款,在資金的穩定運用方面,與中國合作不可或缺。有分析認為,與川普政府作為最大出資國希望對國際機構發揮影響力,而世界銀行與其的分歧正在加深,結果導致金墉在任期之內辭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