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和世行會倒向「美國第一」嗎?
2018/01/22
日本財務省正在密切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的動向。令日本財務省擔憂的是兩家機構與上台將滿1年的美國川普政權的關係。兩家機構的最大出資國都是美國,財務省認為,如果川普強烈要求貫徹「美國第一主義」,這兩家機構有可能加強內傾趨勢。日本對於國際金融受到川普風險波及變得越來越敏感。
日本財務省關注的是川普政權2017年12月出台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該戰略凸顯出美國第一主義,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象。戰略針對IMF和世界銀行明確表示,「要求改善活動成果」。這似乎是顯示出對兩家機構的不滿,敦促其採取符合川普政權意向的措施。
![]() |
日本方面認為,IMF和世界銀行摸索如何向美國政府妥協的可能性很大。IMF現在已開始加強對經常項目盈餘較多的國家的監視。IMF每年都發佈有關各國經常收支的報告,各國有聲音警惕稱,2018年的報告「可能會擬定受監視國名單」。
2016年德國和新加坡被認為順差「大幅過剩」。如果IMF加強監視,要求相關國家作出改變,美國將獲得縮小逆差的益處。根據討論情況,日本也有可能成為監視目標。加拿大和歐洲部分國家被認為贊同加強監視,如果IMF實際上採取強硬姿態,國際金融合作有可能出現裂痕。
一方面,世界銀行的課題則是嚴格審查貸款對象。在這一點上,日本方面也表示理解。
目前,世界銀行對貸款對象設置了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GNI)在約6900美元以下的數據標準。通過對市場融資狀況和國家的統治體制等作出綜合判斷。改行計劃在2018年秋之前,設置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以外的標準,明確篩選貸款對象國的程式。
這一舉措考慮到的是中國。現在中國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超過標準,但仍成為貸款對象。中國主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的設立,美國認為中國有能力自主從市場獲得融資,摸索停止對華貸款。
IMF和世界銀行正在討論旨在擴大資金支援的增資。但是,如果按照美國的意向推進,新興市場國家有可能拒絕贊同。這樣一來,在國際金融領域,日美主導的兩家機構的存在感將下降,而中國的分量將在亞投行的作用下加大。美國政府將在多大程度上向兩家機構施加壓力?日本財務省將加以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中村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