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暗示退出,RCEP再次放棄年內談妥
2019/11/05
中日韓等16個國家11月4日圍繞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放棄了此前定為目標的年內達成妥協。雖然大部分談判已有頭緒,但擔憂貿易逆差擴大的印度在取消關稅等方面仍持慎重姿態。印度在會議後表示,「已告知各國今後不參加RCEP」,暗示退出談判,出現了RCEP框架本身發生動搖的風險。
出席RCEP首腦會議的莫迪與安倍(4日,曼谷郊外,kyodo) |
RCEP由日中韓、東盟和印度等自2013年起一直推進談判。如果達成協定,將形成人口占世界約一半、貿易額佔世界約3成的巨大自由貿易區。
不過,在最終階段,印度拒絕讓步,談判參與國原本力爭在4日的首腦會議上實現16國整體談妥,但未能實現。繼2017年和2018年之後,2019年也是力爭年內完成而未能實現。
在首腦會議上決定力爭2020年簽署,繼續展開磋商。
但是,印度外交部的局長Vijay Thakur Singh在會議後的記者會上針對RCEP表示,「存在對印度來説未得到解決的重要擔憂」,提及不參加以後磋商的可能性。不過在談判中負責與印度協調的印度尼西亞政府相關人士針對印度退出表示,「尚未接到聯絡」。
作為新興經濟大國不斷崛起的印度在談判的最終局面下加強對自由化的慎重態度,原因主要有3個。
其一是目前的經濟增長放緩。印度2019年4~6月的實際增長率降至5%,失業率也達到歷史最糟糕水準。2014年上任的總理莫迪此前保持了7~8%的高增長,但目前迎來政權首個經濟減速局面,「如果自由貿易擴大,農業等印度本國産業有可能遭受嚴重打擊」(談判相關人士),似乎加強了警戒。
其二是印度國內對開放市場的反對有可能導致莫迪的政治基礎出現動搖。莫迪領導的執政黨通過5月大選的勝利,看似鞏固了第2任期的基礎,但由於經濟減速,在10月底的邦議會選舉中議席大幅減少。定為招牌政策的國內製造業振興政策「Made In India」(印度製造)也不順利,不得不顧慮貧困和就業問題。
日本等RCEP談判參與國此前認為,莫迪贏得大選之後會轉而對早日達成妥協持積極態度,但截至目前預期落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