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衝擊東南亞果蔬農戶
2020/02/13
由於新型肺炎疫情蔓延,東南亞的農戶受到衝擊。這是因為與中國的交易陷入停滯,生産的水果和蔬菜無法向中國出貨。農戶希望從出口轉為內銷,但是價格大幅低於對華出口價,盈利情況的惡化不可避免。在中國周邊國家,要求邊境貿易儘早恢復正常化的呼聲很強。
![]() |
原本想要出口到中國的甜瓜和西瓜轉為在緬甸國內市場上銷售(2月4日,仰光) |
在與中國接壤的緬甸東部的撣邦木姐,這裡平時商人絡繹不絕,是中緬最大的陸路貿易口岸。但是商務部的當地官員表示,「現在幾乎看不到大量採購的中國人」,原因是受新型肺炎影響,人員移動受到限制。
關於往年這一時期的對華出口增加的西瓜和甜瓜,木姐的蔬果交易所1月下旬為了避免水果滯留,要求農戶不要出貨。往年1天會有500~700輛卡車滿載水果運往中國,不過現在僅剩下約10分至1。
緬甸中部的農場經營者馬溫·皮尤(音譯,48歲)3年前通過仲介與中國的多個採購商簽約,將所有西瓜和甜瓜向中國出貨。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不要出貨的指示發出之前,每週向木姐運送約20輛卡車的水果。
然而情況卻突然為之一變。馬溫·皮尤表示,「被告知先停止出口,與採購商也沒辦法直接聯繫」。他不得已從2月開始將出貨目的地轉為國內的最大城市仰光,摸索開拓銷售渠道。
最近1周的出貨量僅為3輛卡車的量。在仰光的果蔬市場上,1個西瓜的批發價最高只能賣到5000緬甸元(約人民幣24元),是對華批發價的一半左右。馬溫·皮尤表示,「距離遠的農戶會虧錢,甚至都無法採摘」。
東盟(ASEAN)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東盟域內向中國的果蔬出口額比10年前增至7.7倍。可通過陸路向中國運輸果蔬的緬甸、泰國和越南的對華出口比例尤其高,佔到4~5成。
在泰國,被稱為「水果之王」的榴槤也即將迎來收穫期。由於榴槤在中國的人氣大漲,預計本季的産量將達到95萬噸,比上年增加27%。
但是,從事榴槤出口業務的吉拉·帕尤龐(音譯)表示,「在新型肺炎蔓延達到高峰的情況下,沒有消費者買榴槤」。他在中國經營的榴槤專賣店受中國的限行令影響,銷售下滑,蒙受了很大損失。他表示,「只能祈禱疫情早日平息」。
在泰國國內,對行市暴跌的警惕感出現增強。果蔬行業團體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推算顯示,如果出口陷入停滯,價格將降至3分至1」,要求政府採取對策維持價格。
越南方面,在中越邊境附近,300多輛卡車被禁止通行。其中6成運輸的是火龍果。據行業團體介紹,越南的火龍果年産量約為100萬噸,佔果蔬出口量的3分之1。其中9成是對中國出口。雖然當前允許部分貨物通行,但是恢復正常化還需要一些時間。
東南亞各國政府著眼混亂走向長期化,呼籲農戶等加急開拓國內市場和其他出口目的地。但是尋找取代世界2大市場的需求方並非易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田裕一 仰光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