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智慧財産權收支」的順差額2013年度將首次突破1萬億日元。得益於日元貶值和海外生産的擴大,日本總公司向海外子公司授權專利獲得的收入迅速增加。著作權的授權收入也出現增加。這填補了出口增長放緩和能源進口擴大所導致的鉅額貿易逆差的一部分。
 |
與三麗鷗簽訂授權合同的海外企業推出的Hello Kitty玩偶 |
「智慧財産權收支」是指日本企業憑藉專利和著作權等智慧財産權在海外所獲收益的的情況,是顯示服務貿易交易情況的「服務收支」的一部分。計算方法為用日本企業向海外授權專利和著作權所得金額減去日本企業所支付的金額。智慧財産權收支由顯示製造業專利使用費的産業財産權和著作權這2項收支構成,日本的智慧財産權收支於2002年度首次轉為順差。
日本銀行統計顯示,去年4月~今年1月的智慧財産權順差額為1萬223億日元,比上年同期翻了一倍。從單月數據來看,預計今後將繼續保持順差。自有可比較數據的1996年度以來,年度順差額首次突破1萬億日元大關已成定局。
産業財産權的收支從去年4月到今年1月為順差1萬6000億日元,比上財年全年增加了10%。汽車廠商向子公司授權汽車的設計和生産系統,作為回報將收取授權費。在汽車行業,將授權費定為佔供貨額5~10%的情況十分常見。總公司通常以美元計價收取授權費,隨著日元的貶值,換算成日元的收取額出現膨脹。
著作權和商標權的收入也出現了增加。收取額自去年4月到今年1月為1600億日元,同比增加了40%多。三麗鷗向海外授權人氣動漫形象「Hello Kitty」的服裝和玩具的設計權。去年4~12月的銷售額中,授權收入所佔比重為44.1%,自可比較的2009年度以來增長了15個百分點。除了美國外,在南美的授權收入也出現增加。
不過著作權收支則為逆差5800億日元。其主要原因為電腦軟體依賴美國授權。海外電影和音樂的DVD的流入也産生了影響。
日本要想實現借助智慧財産權實現貿易順差的「智慧財産權立國」路線,除了將著作權和商標權授權給子公司外,還必須進一步通過授權給海外合作夥伴來增加收入。另外在市場有望擴大的新興經濟體國家的智慧財産權保護也成為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