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調查顯示,2013年發展中國家及新興市場國家企業實施的跨國併購(M&A)在金額方面佔到全球的56.5%,首次超過已開發國家的份額(43.5%)。原因是中國等國的企業在食品和能源領域進行了大型收購。在國際性併購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的存在感進一步增強。
2013年全球的併購實施金額同比增長5.2%,達到3490億美元。其中被列入「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等企業的增長為1.5%,達到1294億美元。被定義為「過渡經濟」的俄羅斯等獨立國協國家的企業為569億美元,增加到上年的6.1倍。而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只有1517億美元,同比減少17.5%。
聯合國貿發會議指出,在跨國併購金額上發生逆轉的背景是,已開發國家企業進行的大型併購主要集中在資訊通訊領域。例如日本軟銀收購美國斯普林特等。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企業的收購對象則涉及到食品、建材、酒店、金融等多個領域。
推高新興市場國家收購額的案例有,中國大型肉食品加工企業雙匯投資發展收購美國同行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中國石油天然氣收購同屬能源領域的義大利埃尼集團的部分業務等。還有印度尼西亞的印尼國家石油(Pertamina)從美國康菲手中收購了位於阿爾及利亞的油田權益。
從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分類來看,發展中國家的海外直接投資(併購加上對現有業務和新業務的投資)總體上也呈增加態勢,2013年同比增長4.0%,達到46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加上俄羅斯等過渡經濟體來看,在全球所佔比重也達到創記錄的39%。
按各國的海外直接投資額的排名來看,美國和日本繼上年之後繼續佔據前兩位。中國則由上年的第4上升到第3。俄羅斯也由第8躍升至第4。
(原克彥 日內瓦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