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日本提出10月底重啟中日海上聯絡機制磋商

日本提出10月底重啟中日海上聯絡機制磋商

2014/10/13

PRINT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獲悉,中日兩國政府正在就10月下旬重啟旨在避免海上和空中發生偶發性衝突的「海上聯絡機制」磋商進行調整。如果得以實現時隔2年的磋商,力爭儘早實現設置防衛當局間的熱線等。此舉也將為11月在北京召開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之際實現中日首腦會談構築環境。

12年10月在尖隔諸島(中國名:釣魚島)海域,中國的海監船被日本的海上保安廳的船隻夾在中間航行
      中日兩國政府在安倍晉三第一次執政的2007年4月決定設置海上聯絡機制。當年12月6月雙方就(1)設置防衛當局之間的熱線;(2)艦艇和飛機在現場取得聯絡的情況下,統一無線電頻率和語言;(3)防衛當局之間定期進行交流——達成基本共識。

      然而12年9月日本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招致了中國的強烈反對,磋商因此中斷。今年9月雙方終於確定了重啟磋商的方針,但是並未敲定具體時間。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方面已提議於10月下旬重啟課長級磋商,目前正在等待中方的答覆。

      日本政府提議在APEC會議舉行的2周前重啟磋商,有試探中方態度的目的。對於中國最近展現出的緩和態度,日本方面有不少意見擔心中國只是為了在本國主辦的APEC召開之前向國際社會宣傳其致力於緩和中日緊張關係的姿態。

       此外還有觀點指出,中方可能要求推遲重啟磋商,即使重啟磋商也可能對達成最終共識面露難色。一名日本防衛省官員表示「希望根據中方的反應來搞清中方的態度」。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8日召開的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就重啟措施表示「希望儘早推進調整」。在東海,日本表示今年5月和6月發生了中國軍機異常接近日本自衛隊飛機等事態,氣氛持續緊張。中方也承認有必要重啟磋商,不過多次強調一貫的主張,指出日方有義務為啟動海上聯絡機制構築環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不斷鞏固權力基礎,不過在反日情緒強烈的背景下,將多大程度對日本展現緩和姿態仍充滿不確定性。此外對於習近平多大程度掌控了軍隊,意見也出現分歧。圍繞實現日中首腦會談,雙方在歷史認識和尖閣諸島問題上仍存很深的鴻溝。重啟磋商的走向將成為預測今後中日關係發展狀況的試金石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