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南韓總統朴槿惠10日在北京舉行會談,並宣佈中韓兩國完成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由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達8萬8千億美元的中國和1萬1千億美元的南韓構成的巨大共同市場將在東亞誕生。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南韓總統朴槿惠10日在北京舉行會談前握手(yonhap-kyodo) |
中韓實現締結FTA,是為了在亞太經濟圈構築方面掌握主導權而搶先打出的一張牌。儘管中韓FTA自由化水準(被列入撤銷關稅對象品類佔整體貿易商品的90%多)並不高,但著眼日美主導推進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進程緩慢,中國正加緊在東亞構築佔全球經濟總量約15%的經濟圈。
中國在10日傍晚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呼籲實現涵蓋整個APEC地區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構想。中國在APEC峰會開幕之前完成中韓FTA談判,顯示出欲主導構築亞太廣域經濟圈的意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日發表講話稱「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方向和重點不一,各種區域自由貿易安排紛紛湧現,導致一些方面面臨選擇的困惑」。顯示出牽制TPP的想法。中國希望在中日韓FTA談判上也能掌握主導權,從而在構築亞洲廣域經濟圈方面佔據優勢。
一方面,南韓借助FTA,在中國市場上能夠佔據比日本等競爭對手更有利的地位。中國此前與東南亞和中南美等國簽署了FTA,但缺乏與發達工業國家締結FTA的經驗。中國計劃通過將南韓拉入自己的陣營,來動搖TPP參加國等其他國家。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