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重審會議的最終文件擬定和世界遺産申報等問題,日本政府正在陸續向相關國家派出高官,加強遊説工作。由於歷史認識問題,這些提議受到中韓兩國的反對,日本希望尋求世界各國的理解。但由於時間有限,日本在某種程度上已陷入被動。
日本外務審議官杉山晉輔5月17日啟程前往NPT重審會議的舉辦地美國紐約。日本政府派外務審議官參加重審會議非常罕見。為了在重審會議的最終文件中恢復被刪去的呼籲世界領導人等訪問核爆受害地廣島和長崎的內容,杉山晉輔特意前往當地助陣。日本外務相岸田文雄在會議首日的4月27日曾呼籲全球政治家和青年「訪問核爆受害地」。由於中國認為日本有意扮演成戰爭受害者而非加害者,這一內容已被刪除。
以廣島為選舉基盤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對於呼籲各方訪問核爆受害地非常執著,而派杉山去紐約也是由於岸田的強烈建議。岸田激勵周圍的人説,「如果遭到中國反對便就此作罷的話,今後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了」。日本談判團打算在重議會議的最後一天5月22日之前,堅持進行最後的努力。
不過,協議文件的決議採取「全體一致」原則,恢復訪問核爆受害地的內容絕非易事。
另一方面,關於「明治日本的産業革命遺産」申報世界遺産一事,日本政府也在加強遊説相關國家。申報會在2015年7月的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決定是否通過。南韓方面稱候選對象中包含了長崎縣「軍艦島」等明顯存在強徵南韓勞工問題等設施,對此表示反對。5月14日,中國也以強徵勞工為由表示了反對立場。
世界遺産委員會接到反對意見後進行投票,將需要3分之2以上贊成票才能申報成功。委員會共有21個國家參加,現在日韓兩國均為其成員。
日本政府自5月8日以後,將內閣府、外務省和文部科學省3個部門的6名副大臣和政務官派向了共10個國家。外務副大臣中山泰秀5月17日前往世界遺産委員會副主席國牙買加。日本試圖通過單獨拜訪委員國以獲得理解。此外,日韓兩國將於5月22日在東京舉行事務級磋商。
日本政府主張,遺産申報對象是自1850年代至1910年的一些設施。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表示,這些設施與中韓兩國指出的強徵勞工「在歷史定位和背景上存在差異」。
日本執政黨內部有意見認為,應該進一步加強申報世界遺産的舉措。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在5月14日的國際情報討論委員會等聯席會議上決定,將於近期實施一項敦促日本政府加強對外宣傳的決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