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執政黨自由黨的黨魁出現更疊,就任總理的馬爾科姆·特恩布爾(60歲)的新內閣於9月21日啟動。稱前總理阿博特「未能發揮必要的領導能力」的特恩布爾將國防部長凱文·安德魯斯(KevinAndrews)等與阿博特同為保守派的多人排除出了內閣。特恩布爾被視為是承認同性婚姻、支援共和制的自由的穩健派。前總理阿博特的親日外交姿態和防衛政策將多大程度被特恩布爾修正呢?
內閣成員面孔煥然一新
「這將是重生」,新任總理特恩布爾強調將與阿博特前政權訣別。新內閣更換了一半的成員,面孔煥然一新。負責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的貿易和投資部長羅布和外長畢曉普雖被留任,但財政部長和就業部長等主要內閣成員被更換。以日本投資額較高的昆士蘭州為政治活動基礎、同時與進駐日本企業關係緊密的工業科學部長伊恩·麥克法蘭也未能留任。女性內閣成員從2人增加到了5人,成員年齡層上的新老更疊也得以推進。
 |
21日上台的新內閣啟用了女性和年輕人(坎培拉,AAP) |
其中最出乎人們預料的人事安排是啟用了名不見經傳的參議院女議員佩恩(Maris Payne)擔任新任國防部長。佩恩因此成為澳大利亞史上第一位女性國防部長。她於1997年進入政界,之後活躍於參議院的外交、貿易和防衛委員會,是一位政策通。前國防部長萊斯(Peter Reith)對佩恩給予了高度評價,稱「這是基於實力做出的人事安排」。
此前就被認為是有力競爭人選的前教育與培訓部長派恩(Christopher Pyne)被任命為工業、改革與科學部長。曾有擔憂認為,如果他擔任國防部長的話,在選定由日本、德國和法國參加的澳大利亞的「新一代潛艇」共同開發夥伴的中立性將受到質疑,可能成為政治鬥爭的火種。
原因是,派恩的家鄉是造船企業雲集的南澳大利亞州。其立場是強烈要求在澳大利亞國內建造新一代潛艇。不過他今後也將負責産業政策,很可能繼續主張在國內建造潛艇。
特恩布爾雖然並未露骨地強調要推進潛艇的國內建造,但是為潛艇的國內建造鋪路的做法展現出其良好的平衡感。
澳大利亞政府宣佈「將從性能、價格和國內就業這3點出發決定誰將參與新一代潛艇的共同開發」。著眼下屆大選,作為國內輿論對策,特恩布爾提出將重視就業。
不過,評價的標準模糊不清、政治性因素較強。如果選擇日本,將如前總理阿博特所願深化日美澳合作,但是必將招致將其視為潛在威脅的中國的反對。
「必須慎重開展外交、保持平衡」,特恩布爾9月21日在就任儀式結束後接受了ABC電視臺的採訪,他在談及與中國的外交方針時如此表示。他同時強調「中國的崛起應避免打亂地區的安全保障與和諧」,同時稱「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地將致使小國向美國求援,這將對中國外交産生反效果」。
畢曉普外長在前政權執政的2013年底,就中國單方面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曾表示強烈抗議。但是,特恩布爾的發言與畢曉普的發言明顯存在溫度差。特恩布爾表示「中國應採取符合自身利益的行動」,呼籲中國保持克制,但是並未直接批評中國,僅表示「因為這不利於中國的繁榮和外交」。
特恩布爾有個中國兒媳
事實上,特恩布爾與中國的「緣分」並不淺。1994年,作為商人的特恩布爾與河北省以及該省的張家口市合資開展鋅礦山開發。2014年,他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表演講時回憶稱,「對於通過礦山開發對中國的發展和繁榮作出貢獻感到驕傲」。雖然他解釋道「很久以前已不再是股東」,但據稱相關公司已發展為擁有700名員工的規模。
 |
21日,在坎培拉舉行首次內閣會議的特恩布爾總理(中間,AAP) |
另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道,特恩布爾還有一個中國兒媳。其子亞歷克斯(Alex Turnbull)與中國一位要人的女兒結婚,這位要人也曾是中國共産黨員,並曾為中國政府提供建議。
前總理阿博特將日本稱為「亞洲的朋友」,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迅速加強了安全保障方面的關係。中國媒體對於取代阿博特擔任總理的特恩布爾表示出歡迎。
特恩布爾在8月6日的澳中商務論壇上發表的演講更是博得了中國方面的歡心。他指出,「今天是廣島被投下原子彈70週年。廣島和長崎有25萬人死亡,但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有1000萬中國人失去生命」。同時明確表示「不應忘記澳大利亞和中國在對日戰爭中曾是同盟國,這非常重要」。
特恩布爾外交將轉向親華?
澳大利亞智囊組織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兼職研究員馬爾科姆·庫克(Malcolm Cook)提出看法稱,「(在特恩布爾政權)日澳關係的發展速度或將放緩」。「阿博特與安倍私人關係密切,作為保守派政治家,兩人價值觀相似,但特恩布爾更加重視現實利益」。同時預測稱難以出現像「安倍·阿博特」、「小泉·霍華德」時代那樣的密切關係。
但是,認定特恩布爾政權將轉向親華仍為時尚早。庫克分析稱,「為避免招致中國的反對,將謹慎採取行動,但很難想像會弱化與美日的戰略性合作關係」。
其作出如此分析的依據是特恩布爾留任了推動與中日韓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貿易和投資部長羅布,以及外交部長畢曉普。以經濟外交作為重點、在作為主要貿易夥伴的亞洲地區獲取實際利益的姿態估計不會改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