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己視為榜樣的領導人,特恩布爾以與國民溝通能力強為由,列舉了鄰國紐西蘭的約翰·基總理。約翰·基與特恩布爾相同,都從金融機構步入政界。約翰·基與中國第一時間簽署了FTA,奠定了迅速擴大乳製品出口的基礎。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也力爭與中國的FTA在年內生效。著眼於2017年1月之前舉行的大選,特恩布爾計劃將資源熱潮之後的經濟重建作為優先課題。不過,與小國紐西蘭不同,自認為是亞太地區「中等強國」的澳大利亞如果基於現實利益而接近中國,對地區安全保障的影響將增大。
關注特恩布爾的對華立場的不僅包括中國和日本。美國希望特恩布爾繼承阿博特的路線,在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空襲等軍事活動上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
目前,受到相關人士廣泛關注的是,特恩布爾將選擇哪作為首個出訪地。阿博特在2014年7月的日澳首腦會談中承諾,每年舉行首腦互訪。2015年將輪到澳方訪日,日澳兩國政府此前一直在緊張協調年內的訪日計劃。特恩布爾如何決斷將受到關注。
記者視點:前總理阿博特未能挽回內政上的失分
澳大利亞前總理阿博特留下了很多政績。包括在2013年9月的大選中從工黨手中奪回政權、取消碳稅和礦物資源利用稅、遏制了難民偷渡船等成果。其中還包括,經過長達7年的談判,與日本簽署了經濟合作協定(EPA)。日本與農業大國簽署EPA尚屬首次。澳大利亞執政黨自由黨的眾議院議員Andrew Southcott斷言稱,「過去沒有總理像阿博特那樣親近日本」。阿博特提出打造「打開商業大門的澳大利亞」,日本企業的大型投資項目也被相繼實施,包括日本郵政收購澳大利亞物流企業拓領控股(TOLL)等。
 |
15日決定卸任、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出席記者會的阿博特(坎培拉,AAP) |
但在內政方面,自2014年5月發佈最初的聯邦預算以來遭遇挫折。為力爭實現財政重建,阿博特提出了在福利和醫療領域增加國民負擔的嚴厲內容,但未能説服國民接受。在州選舉中不斷失敗,再加上執政黨眾議院議長涉嫌濫用公款等原因,支持率陷入低迷。按慣例,澳大利亞總理一般擔任2個任期6年時間,但在第1任期未結束就被迫下臺實屬罕見。據稱甚至阿博特本人都沒有預料到。
特恩布爾強調稱,「今後將以內閣的全體意見制定政策」。言外之意是批評阿博特的作風是被稱為「隊長推薦」的獨斷專行類型。被視為「隊長推薦」代表性案例的是「新一代潛艇」的採購。阿博特對日本的「蒼龍級」潛艇顯示出強烈興趣,甚至有傳言稱圍繞採購一事與安倍簽署了密約。很多觀點認為,由於啦啦隊隊長阿博特的卸任,日本企業將陷於不利之地,但事實未必如此。如果日本方面明確表明在澳大利亞建造和技術轉移的態度,或許能獲得正當評價。
「與日本、南韓以及中國簽署了FTA」,在黨魁選舉中落敗的次日,以總理身份舉行最後一次記者會時,阿博特不顧簽署順序為韓、日、中,而首先提到了日本,顯示出對日本的照顧。目前,特恩布爾關於FTA僅僅提到了中國。但是,擴大阿博特開啟的日澳合作窗口的機會仍然存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雪梨 高橋香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