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習近平近期將訪問伊朗

習近平近期將訪問伊朗

2016/01/12

PRINT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可能最早1月下旬訪問伊朗,目前已展開協調。美歐等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有望於近期解除,習近平有望成為在解除制裁後最先訪問伊朗的外國首腦。習近平將帶領多家中國企業高管,希望推進與世界屈指可數的資源型國家伊朗的合作。訪問伊朗前後有可能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等周邊國家。

 
  多位外交相關人士透露了上述消息。伊朗2015年7月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中國6國達成了協議,作為解除制裁的交換,伊朗將大幅縮小核開發規模。

  伊朗總統魯哈尼在1月11日的演説中指出「或將在數日以內迎來制裁解除」。此外,歐盟(EU)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Federica Mogherini)也於同一日表示「近期」解除制裁。

  制裁解除需要由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確認伊朗的核開發限制措施。

  伊朗不僅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儲量豐富,而且是擁有約7800萬人口的潛力消費市場。如果制裁得以解除,此前一直受到嚴格限制的原油出口和貿易無疑將日趨活躍。此外,一直避免開展活動的日歐等企業顯示出迅速擴大在伊朗業務的姿態。

  習近平希望憑藉高層外交第一時間凸顯與伊朗的友好關係,以推動中國企業的活動。在伊朗,以保守派為中心,對美國産品的抵觸情緒依然強烈,對於中國來説,拓展市場的空間巨大。伊朗方面也希望通過與在核談判中一直表現出和解態度的中國加強關係,以促使今後與6國的協調順利推進。

  習近平出訪時被認為有100人規模的經濟使團隨行,主要是資源相關領域的國有企業。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明于8~10日訪問了伊朗。與外長扎里夫等人會晤,一致同意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能源等廣泛領域推進合作。此外,還確認在中國推進的經濟政策「一帶一路」戰略上展開合作,為習近平出訪鋪平了道路。

  中國不僅在經濟層面,還強烈希望中東保持穩定。張明訪問伊朗之際,針對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斷交和對立,對該國高官呼籲要保持冷靜與克制態度,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張明之前還訪問了沙特,也呼籲和平解決爭端。

  中國以往一直與敘利亞內戰等中東爭端保持一定的距離。最近,開始顯示出積極姿勢,其背景是在因內戰而陷入混亂的敘利亞領土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擴大了勢力。中國越來越擔心IS有可能與擁有大量同為穆斯林的維吾爾族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反政府勢力合作。此外,圍繞南海的領土主權問題,中國與美國的對立日趨激化,在此背景下,希望通過顯示出推動中東穩定的姿態,向外界彰顯出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永井央紀 北京、久門武史 杜拜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3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2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