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不胖也得脂肪肝!怎麼辦?

不胖也得脂肪肝!怎麼辦?

2017/02/04

PRINT

  脂肪肝是指中性脂肪在肝臟堆積,目前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數日漸增加。脂肪肝被認為是由飲酒過量以及肥胖所引發,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有可能惡化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還沒有特效藥,重要的是要節制飲酒和避免吃太多等,通過改變生活習慣進行治療。

 

使用超聲波檢測肝臟的硬度和脂肪量,診斷脂肪肝(大阪市立大學附屬醫院)


  一位居住在大阪市的40多歲男性公司職員在6月份進行綜合性體檢時接受了超聲波檢查,被發現可能患上了脂肪肝。他此前在公司定期進行的新陳代謝檢查中從未被診斷為肥胖。雖然基本上每天都喝酒,對酒精攝入量有點擔心,但他並沒有覺得自己體重超標。

  醫生提醒他,如果放任病情發展部分肝臟細胞可能會變硬引起纖維化,進而有引發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醫生還建議他給自己設個「肝休息日」,在這一天不喝酒,同時在晚上十點以後不要吃東西。

  這名男性改變了之前的生活習慣,除了聚餐之外儘量不喝酒,每天晚上回家後還做一些身體拉伸等來解決運動量不足問題。他希望能阻止脂肪肝病情惡化,同時尋求改善身體狀況。

  熟知脂肪肝知識的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醫學研究科副教授森川浩安指出「不少人身體不胖,但也得了脂肪肝」。有調查發現,包括日本人在內的亞洲人,由於遺傳關係體內容易囤積脂肪,因此雖然不胖但得脂肪肝的比例也很高。

 

  脂肪肝是指中性脂肪在肝臟堆積的症狀。中性脂肪被稱為除了腹部等的皮下脂肪、臟器周圍的內臟脂肪之外的第三脂肪。世界三大美食之一的鵝肝醬所使用的肝就和脂肪肝差不多。即指給鴨鵝等填餵大量飼料使其變肥後,取出來的肝。

  為何肝臟中會堆積中性脂肪呢?森川介紹稱,15%左右是從食物中直接囤積而來,約60%是由從皮下脂肪中的中性脂肪搬運來的脂肪酸生成。因此可以説由於吃太多和運動量不足,才使得中性脂肪從皮下脂肪等溢出,進入肝臟堆積。

  中性脂肪在肝臟細胞中達到30%以上就被認為是患有脂肪肝。日本國內脂肪肝患者的確切人數尚不明朗,但根據醫院等機構進行的大規模調查等,預計患病人數為3600萬,相當於日本成年人口的30%。脂肪肝與肥胖的關聯性很強,由於日本肥胖人口數日漸增加,專家認為脂肪肝患者也在增加。

  如前文介紹的那名男性公司職員一樣,脂肪肝多數是在體檢接受超聲波檢查時,或是在健康診斷發現肝功能異常而沒有肝炎病毒後被確診。

  脂肪肝的可怕之處在於,如果放任症狀惡化,有些情況下會引發肝炎進而惡化為肝硬化和肝癌。

  脂肪肝的症狀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於飲酒過量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一類是由於吃太多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不管是哪一種症狀,惡化後都會引發肝炎。病變為「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後都需要接受正規治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9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4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