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昭和天皇的幼弟、現任天皇明仁的叔父、三笠宮崇仁親王10月27日上午去世,享年100歲。
三笠宮崇仁親王在戰後積極通過報紙、雜誌和廣播發表自己的主張。由於對戰爭、憲法和歷史問題自由主義的態度,曾遭到了右派勢力的激烈攻擊,這對於日本皇族來説實屬罕見。之所以涉足政治的敏感領域發表言論,是因為三笠宮崇仁曾以陸軍參謀的身份親身經歷過戰爭。
三笠宮崇仁在自己的書中寫到,自1943年1月起的1年時間在中國南京總司令部任職,在此期間曾聽青年軍官説起為了測試士兵膽量而用刺刀刺殺俘虜的事、還看過講述毒氣活體實驗的電影。三笠宮崇仁嚴厲譴責日本軍的殘暴行為,稱「打著‘聖戰’的幌子,實際上卻做了這些事」。
 |
日本昭和天皇的幼弟、三笠宮崇仁親王2015年1月2日(kyodo) |
日本國憲法實施後,三笠宮崇仁明確表示支援明文規定放棄戰爭的憲法第9條,曾表示「每一位國民都必須成為堅定的和平主義者,在憲法中明確規定放棄戰爭算是邁出了第一步」(《改造》1949年8月刊)。
1958年11月在史學會上三笠宮崇仁要求「反對復活紀元節」,但被無視,為了抗議而退出了史學會。三笠宮崇仁表示「作為歷史研究者,堅決反對試圖借著國家權威將虛構的歷史年代強推給國民」。
1959年2月,右翼團體不滿於反對紀元節復活的三笠宮親王,闖入了當時位於東京品川區的宮邸,製造了騷亂。另外,「國體學」思想家見岸雄還曾「勸告」三笠宮親王脫離皇籍。
雖然三笠宮崇仁的專業是古代東方研究,但對日本古代史也造詣頗深。他引用仁德天皇根據灶臺升起的炊煙為百姓糧食情況擔憂的故事説,「炊煙的研究不能僅停留在天皇仁慈的層面上」、「歷史研究的‘手術刀’必須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社會生活深處」,非常重視底層人民的視點。
這樣的發言應該緣于三笠宮崇仁對戰爭的深深悔恨,以及認為戰後的皇室必須在民主主義下得到國民支援的想法。
三笠宮崇仁在軍隊鍛鍊出來的健壯挺拔的身姿,即使年過90依然沒有改變。這似乎也是其自身信念的體現。
很遺憾的是,三笠宮崇仁沒能説出一些曾被指參與的東條英機元首相暗殺計劃和發生在中國戰場上的等昭和史的黑暗部分。出於對相關人士的考慮,應該有很多不能説的地方。大正、昭和、平成,三笠宮崇仁親王作為皇族經歷了動盪與和平的時代,是歷史上非常少見的人物。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井上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