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日美韓討論合作制裁第三國支援朝鮮的企業

日美韓討論合作制裁第三國支援朝鮮的企業

2016/11/02

PRINT

朝鮮觀察
        日本、美國、南韓三國開始討論針對與朝鮮有業務往來、能促進開發核導彈的第三國企業,合作實施經濟制裁。首先以美國9月份實施制裁的中國企業為對象,近期內日韓兩國也將追隨美國禁止該企業與國內的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業務往來。因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決議案進展緩慢,三國將通過討論切斷朝鮮資金來源的自主制裁方式,加大對朝鮮的施壓力度。

被調查企業的女企業家馬曉紅(來自中國媒體《新京報》旗下的微網誌)
       朝鮮9月9日實施了今年的第二次核實驗。美國9月下旬應用了2月份出台的自主制裁法,因參與朝鮮金融機構的洗錢活動,將遼寧省的貿易公司「丹東鴻祥實業發展」及其高管4人作為制裁對象。

       日韓兩國將追隨美國,正朝著將該企業及其高管加入制裁對象的方向進行調整。日本已經以朝鮮的企業和團體為對象,實施了禁止與日本國內的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貿易的經濟制裁。將團體和個人加入制裁對象時,可以通過現行法規應對。

       日美韓三國今後也會隨時將涉嫌參與朝鮮核導彈開發的企業加入制裁對象。將通過是否存在核導彈開發相關的技術和産品交易,是否參與洗錢活動等進行判斷。與朝鮮關係密切的俄羅斯和中亞各國等的企業也可能成為制裁對象。

       但是與朝鮮交易的中國企業眾多,制裁很可能招致在制定安保理事會制裁決議案時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國的反對。

       此外,中國是其最大貿易對象國的南韓將多大程度保持統一步調也成為焦點。朴槿惠政權對朝鮮採取強硬路線,南韓外交部發言人在1日的記者會上就自主制裁表示「正在與美國、日本和歐盟(EU)等友好國緊密合作」。但是圍繞南韓決定在駐韓美軍基地部署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薩德系統,THAAD),南韓與中國的裂痕出現加深,對於可能過度刺激中國的制裁,也有慎重的觀點。

        日美韓之所以採取自主制裁是因自9月朝鮮實施核子試驗已過去接近2個月時間,而安保理事會仍未匯總出制裁決議案。國際社會步伐的不統一很可能導致朝鮮的挑釁行動升級。

       問題在於制裁的實效性。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弄清交易的實際情況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合作」。據稱此次沒發現受到制裁的中國企業與日韓企業等存在交易。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如果幫助朝鮮逃脫制裁將成為3國的制裁對象,這有宣傳效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5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