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消極對待亞開行讓日本很鬱悶
2017/05/16
上杉素直:在不久前于日本橫浜市舉行的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開行、ADB)第50屆理事會年會上,主辦國日本提出了很多新貢獻,彰顯了存在感。不過,日本的積極表現也反襯出川普政權下的美國重視國內的趨勢,以及中國更側重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的狀況。眼下這一混亂局面非常突出。
![]() |
中國財政部長肖捷(右)雖然出席了中日財長對話,但突然缺席中日韓與東盟的會議 |
中國「無聲」的反對
亞洲金融危機已經過去20年。在5月4~7日的亞開行年會上,日本財務省官員幹勁十足地表示「感慨頗深」。在同期舉辦的中日韓與東盟(ASEAN)的會議上,日本提議創立最高4萬億日元規模的金融穩定網。另外還與泰國和馬來西亞簽訂了按美元結算的貨幣互換協定,主導擴大了亞洲的金融合作。
但中國給這一值得慶賀的氛圍潑了一盆冷水。中國財政部長肖捷突然缺席中日韓與東盟的會議,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副行長易綱也取消了訪日行程。雖然解釋説是因為「國內臨時有事」,但也反映出中國對日本在亞開行年會上展開的亞洲外交採取了「無聲」的反對。
最近幾年,中國主導的亞投行與日美主導的亞開行之間的激烈鬥爭已經司空見慣。「提高品質也很重要」,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在表明向亞洲基礎設施尖端技術支援4000萬美元時這樣指出。以「品質」為關鍵詞影射亞投行是日本慣用的做法。歷代亞開行行長均為日本人,因此正如日本想與亞投行保持距離一樣,中國對出席亞開行年會表現不積極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但比中國的「缺席」更令人在意的,是與日本一樣的最大出資國美國的消極姿態。在多為部長級官員參加的5月6日的演講會上,美國也只派了秘書級人員出席。川普政權上台後歸任的亞開行美國理事還沒有確定繼任者。亞開行行長中尾武彥在記者發佈會上呼籲,「期待(美國)關注亞洲的課題,積極參與亞開行事務」。
美國態度的改變
美國的態度改變已經開始給國際金融市場投下陰影。在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舉行的聯合發展委員會會議上,因美國態度消極,世界銀行集團的增資計劃事實上被推遲。亞開行為了滿足每年達190萬億日元的鉅額基礎設施需求,於2年前提出了增資計劃,但現在越來越難以實現。
對民間資金的吸收也遇到逆風。金融相關人士聚集的場合討論的都是美國加息的影響。菲律賓財政部長多明戈斯強調説,「必須密切關注」。主要國家和地區全部實施貨幣寬鬆政策的資金剩餘的時代正迎來轉折點。
「應該準確評價過去50年的成果」,在貿易相關的討論會上,中尾行長語氣堅定地表示。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的11國談判剛剛與亞開行年會差不多同期開始,目前還看不清前景。無論貿易還是開發金融,各國的立場都相互糾纏,因而也對相互合作感到不安。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上杉素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