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的安眠之地在哪兒?
2017/08/03
針對議員們在4月提出的下葬法案,俄共主席久加諾夫表示譴責:「在紀念日前老調重彈是挑釁行為」。部分議員參與法案聯名的俄統黨迅速撇清關係,稱「這不是黨的意見」。在前蘇聯時代受到壓迫的俄羅斯正教會持一貫立場,支援下葬。面對意見不一的情況,普丁的親信、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也表現出謹慎態度,本次也未能深入討論,暫時被擱置。
在領導人死後保存遺體並公開,以此鞏固權力根基的做法在其他國家也不少見。越南的前勞動黨主席胡志明、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日成的遺體保存都得到了前蘇聯的技術支援。2011年曾有媒體報道,為了保存金正日的遺體,俄羅斯的專家團隊曾前往平壤。南美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於2013年逝世,國家原本計劃保存其遺體,但因技術問題無奈放棄。如果列寧遺體被安葬,對其他使用俄羅斯技術的國家也會産生影響。
普丁一向對提及俄國革命十分慎重。2018年3月的俄羅斯大選之前,普丁也想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日本筑波大學教授中村逸郎指出,「革命聖地紅場成了商業區,列寧墓也形式化,遺體安葬只是時間問題」。莫斯科市內前蘇聯時代的公寓改建等再開發的討論也正在進行,中村教授認為,「總統本身不實際參與遺體下葬的討論,莫斯科市長可能會將此作為城市規劃的一部分進行考慮」。
「最好給愛著列寧的人們一個緩衝時間」,全俄輿論調查中心4月的調查顯示,下葬支援者中的半數這樣回答。列寧的安眠之地到底在哪,看來還需要一些時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國際亞洲部 小川知世
列寧
1917年領導了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俄國革命。他提倡社會主義,同年領導俄羅斯共産黨的前身、布爾什維克黨進行武裝起義奪取政權。1922年成立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蘇聯)打下基礎。1924年去世後,史達林上台,強化了一黨執政體制。1991年蘇聯解體,列寧像作為蘇聯統治的象徵,遭到破壞。有説法稱普丁的祖父曾是列寧的廚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