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困境」的蔡英文
2017/08/22
台灣蔡英文政權正面臨著嚴重的不利局面。作為招牌政策的用工和年金改革等遭到企業和老年人的強烈反對,8月15日發生的台灣大停電導致其重點政策「去核電」路線也受到強烈批評。原本是為了彰顯與上屆國民黨政權的區別而向勞工階層宣傳的戰略,眼下卻變成了白忙一場。
「電力明顯短缺。你們到底要怎麼辦?」8月21日上午,台灣行政院長林全在立法院遭到了在野黨的密集火力攻擊。
![]() |
民進黨的蔡英文政權提出到2025年實現「去核電」,目前6座核電站中只有3座在運作。8月15日的停電對台灣大部分家庭造成了影響,本應提供替代電力的火電站投産動作遲緩,在人們對缺電的擔憂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出現了停電。儘管原因是人為失誤,但批評的矛頭卻指向了蔡英文政權。
台灣無線衛星電視臺(TVBS)在6月份進行的調查顯示,蔡英文的支持率僅為21%,跌至上任以來的最低點,不支持率達到63%,是前者的3倍。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范世平等許多觀點認為,停電事件給支持率帶來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蔡英文時隔8年從國民黨手中奪回政權,2016年5月正式上任後便急於改革,提出要擺脫依靠企業和公務員的國民黨政治,但這些政策明顯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重點之一是加強保護工人的用工制度改革,但作為關鍵一方的企業員工也出現不滿的聲音。台灣在2016年底修訂了勞動基準法,將加班津貼提高到原來的2倍以上。目的是減少工作日上班和加班,但減少加班導致員工收入下降的弊端也凸現出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