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
2017/08/24
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在8月14~15日迎來了獨立70週年。從英國長達200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後,圍繞宗教和領土問題對立的兩個國家發生過3次戰爭,另外還爭相推進了核開發。印巴北方毗鄰的大國中國正在拉攏巴基斯坦,印巴首腦在獨立紀念日分別流露出了敵意。
「我們的‘限定攻擊’讓世界認識到了印度的實力和強大」,印度1947年獨立,印度總理莫迪8月15日在紀念獨立70週年的演講中這樣強調。2016年9月,作為對本國軍隊在實際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南部遭到襲擊的報復,印度攻擊了巴基斯坦。
![]() |
在慶祝獨立70週年的紀念儀式上發表演講的印度總理莫迪(8月15日,新德里),圖片由印度政府提供 |
而在前一天的8月14日,早一天慶祝獨立紀念日的巴基斯坦總理阿巴西也表示:「我們一直努力通過對話與和平的手段解決問題,但非常遺憾,印度的擴張志向成為最大障礙」,點名譴責了印度。
造成持續至今的兩國對立的火種正是70年前的獨立。兩國原本都是英屬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領導的多數派印度教徒與穆罕默德·阿里·金納(Muhammad Ali Jinnah)率領的少數派伊斯蘭教徒合作,成功實現了獨立。
剛剛獨立時,金納等提出「兩個民族論」,主張創建伊斯蘭教國家,拋開了希望統一印度的甘地等,分離為兩個國家。然而,分離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因為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在各地都共同生活在一起。兩教教徒在向分割的國土大遷徙的過程中發生了大混亂,被認為造成了100萬人犧牲。
混亂的代表性地區就是北部的山嶽地帶喀什米爾地區。喀什米爾的藩王為印度教徒,而居民多為伊斯蘭教徒,因此未能就歸屬印巴哪一方達成共識。1947年獨立後不久,巴基斯坦率先搶佔該地區,印度決定攻擊巴基斯坦,第一次印巴戰爭爆發。
圍繞喀什米爾地區的主權問題,兩國在1965年和1971年也全面爆發過戰爭。1999年爆發衝突時險些發展成核戰爭,形勢非常緊張。2008年,巴基斯坦的過激派在印度商業城市孟買實施了大規模恐怖襲擊,包括外國人在內共造成約170人死亡。
兩國也有過對「冰釋前嫌」充滿期待的時期。2014年5月,印度總理莫迪的就職宣誓儀式邀請了巴基斯坦時任總理謝里夫。2015年底,印度現職總理時隔12年訪問了巴基斯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