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人這樣影響大選
2017/10/20
日本眾議院選舉將於10月22日進行投計票。這是日本將投票年齡下調到「滿18歲」後首次舉行大選。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調查等發現,日本的年輕選民有兩大特點,即「保守」和「投票率低」。提高年輕人政治意識的教育刻不容緩,240萬新選民的動向將成為焦點。
![]() |
玉川學園高中部在進行模擬投票(10月17日,東京都町田市) |
10月17日,東京都町田市的玉川學園在大選投計票日前舉行了模擬投票。16名高三學生利用寫有候選人履歷和主張的選舉海報等,圍繞選戰的爭議點進行了討論,並為各自支援的政黨投了1票。關於自身感興趣的政策,很多學生提到免費教育和消費稅,還有意見懷疑「(各政黨的)承諾能否真正實現」等。家住東京板橋區的寺島海説:「我充分了解了各黨的政策。週日打算去投票」。
年輕選民很保守?
日本年輕選民的特點之一是對安倍內閣的支持率比較高。在日經10月10~11日實施的初期選情調查中,18~19歲選民對安倍內閣的支持率達到52%,超過不支持率的32%。而從日本選民整體來看,對安倍內閣的不支持率為48%,高於支持率的37%,年輕選民的看法與整體相反。與40歲以上選民對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僅為30%出頭相比,日本的年輕選民比較保守。
2016年的參議院選舉中也存在同樣傾向。以日本共同社當時的出口調查數據為基礎,對18~19歲選民的投票結果進行分析可發現,在121個改選議席中,執政黨可獲得71個議席。對20~29歲選民的投票結果進行分析可發現,執政黨能獲得 81個議席,均超過實際結果(70個議席)。日本昭和女子大學特聘教授八代尚宏認為:「對年輕人來説最重要的是就業。目前日本就業形勢良好,年輕人對現狀基本沒什麼不滿」。
日本年輕選民的另一個特點是投票意願低。日經的調查顯示,18~19歲選民中僅79%回答「會去」為本次大選投票。按年齡層來看比率最低。日本「光明選舉推進協會」在2016年的參議院選舉中實施的調查顯示,18~29歲年輕人放棄投票的最大理由是「不怎麼關心」,佔比達到40.3%。與中老年選民大多回答「工作忙抽不開身」等相比,日本年輕選民對政治的關心程度明顯較低。
目前,日本的選民中65歲以上人群佔30%。還有觀點預測,到2040年這一比率將增加到40%左右。政策容易對老年人有利的「銀髮民主主義」傾向可能會逐漸加強。如果年輕人的投票率一直很低,為改變銀髮民主主義將投票年齡降低到18歲的意義可能會削弱。
政治教育萎縮
雖然像玉川學園那樣致力於選民教育的學校在增加,但也存在課題。有意見指出,日本的《教育基本法》禁止學校開展支援或反對特定政黨及政策的政治活動,導致學校過度重視政治中立,對學生的政治教育萎縮。
日本文部科學省2016年實施的調查顯示,在選民教育方面,只有不到一半學校開展模擬投票等實踐活動。
日本在面向高中編寫的《選民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師把自己的想法作為特定見解講出來會給學生帶來巨大影響」。從事選民教育的龍谷大學政治學教授土山希美枝表示:「認為不表明自己的想法和主張比較好的教育會讓社會變得不歡迎提出政治意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