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SNS的甜蜜陷阱

SNS的甜蜜陷阱

2017/12/01

PRINT

  「#自殺徵集 想死但一個人很害怕。如果有誰願意一起死,請私信我」。東京都八王子市一名女性(23歲)在推特上發送了這樣一條消息。她的悲劇在白石隆浩看到這條推文時就開始了。

 

  「還在尋找可以一起死的人嗎?」白石發來了這樣一條私信。一個月後,JR八王子站和小田急線相武台前站周邊的攝像頭中出現了這名女性和白石同行的畫面。

 

小田急線相武台前站(11月19日,神奈川縣座間市)

 

  8名女性受害每人平均通過推特與白石相識。並且和八王子的女性一樣,都曾發帖暗示想自殺。不過,在周圍人的眼中,她們的形象卻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和家人關係很好、正常去學校、喜歡畫畫的活潑女孩。受害人中年齡最小的群馬縣高一女生(15歲)根本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煩惱。留下「我去打工了」這句話後就杳無音信的埼玉縣所澤市女大學生(19歲)也是一個愛學習、誠實正派的女孩。「我們還約定年底一起出去玩。她看起來還很開心」,對於她的突然離世,朋友們受到很大打擊。

 

  在社交網站上發帖用「死」這一字眼來表達無法向周圍人傾訴的煩惱和不安。而這並不僅限於上述受害者。

 

  西日本高三女學生(17歲)在推特上註冊了15個帳號。有與朋友交流的「真號」、與興趣同好者交流的「興趣號」等。其中發帖最為頻繁的是發洩情緒的「病號」。

 

  該女生開設「病號」是在上高二那年的春天。對過去遭受的淩辱和家庭不和感到苦悶,經常有自殘行為的她在這個帳號中發表「想死」、「想消失」等無法在真實帳號中表達的過激語言,並且自稱感覺「很棒」。「無法和真實朋友分享的煩惱可以在同樣開設‘病號’的人群中獲得理解」。

 

疑似嫌疑人白石的男子給推特上認識的女性發送的繩索照片

 

  經白石供述,9人當中「沒有一個人真的想死」。援助年輕女性的NPO法人「BOND Project」(東京)代表橘Jun女士非常痛惜地表示:「她們的‘想死’恰好説明她們‘想繼續活下去’。正是這種找人傾訴的心情慘遭他人利用」。

 

  在推特上搜索「#自殺」話題,會發現「想死,幫幫我」、「一起去死吧」、「永別啦」等抱怨比比皆是。座間市的9人被殺事件發生後,這類推文仍然層出不窮。

 

  「加油!」一位居住在東京的20多歲女性經常會在手機上收到這樣的消息。發送者正是犯罪嫌疑人白石隆浩。這是約2年前的事情。

 

  當時,在東京歌舞伎町當中間人給風俗店介紹女人的白石隆浩主動跟她打了招呼。「第一印象是很正派」,這名女性隨後通過社交網站和白石繼續交流。「他講過很多體貼的話。對於剛來東京的我來説,是極大的安慰」,這名女性回憶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