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SNS的甜蜜陷阱

SNS的甜蜜陷阱

2017/12/01

PRINT

  據一位幹過多年中間人的男子介紹,最近除了在大街上,通過社交網站誘導女性也不在少數。白石隆浩就是利用社交網站來進行仲介活動。

 

疑似嫌疑人白石隆浩的推特帳號

 

  在案件中,社交網站成為了引誘女性的工具。白石隆浩在推特上分別使用「上吊士」等多個網名,接觸那些萌發自殺念頭的女性。隨著交流次數增多,關係變得越來越親密。

 

  直到在10月底發現9具屍體之前,一名千葉縣的女性(21歲)還一直與嫌疑人保持著聯繫。她覺得對方能理解自己的煩惱,可以暢所欲言地談自己受欺負的感受。

 

  據案件調查人員分析,白石隆浩可能「只要遇到有自殺念頭的女性就會發送消息」。為什麼這些女性會相信素不相識的嫌疑人而前去相見呢?

 

  日本FURYU公司在2016年以女高中生和女大學生為對象進行的調查顯示,「曾經和在社交網站上結識的人成為朋友」的比例佔68.8%。對於被稱為「數字土著(Digital Natives)」的一代人來説,與素不相識的人見面的危險意識淡薄。新潟青陵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碓井真史認為,嫌疑人「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

 

  白石隆浩在巧妙利用社交網站的同時,還有編造事實的一面。儘管在調查中供述「目的是搶錢」,但受害者全是一般認為不會帶大額現金的年輕女性。奈良女子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岡本英生認為「目前還不能確定犯罪動機」,表示「需要調查(白石)從兒童時期起的生活和行為模式,分析真正的背景」。

 

被警方逮捕後移送檢察機關的嫌疑人白石隆浩(11月1日)

 

  面對調查,白石隆浩最初只是冷漠地供述犯罪情況。他甚至不知道受害者的真實姓名,「只記得極少部分的網名」。

 

  因涉嫌殺人被再次逮捕的白石通過社交網站引誘女性,短時間內多次行兇。通過社交網站聯繫起來的嫌犯和受害人的背景和事件進展,本站會繼續追蹤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