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安保與外交:加深日美合作,中俄是課題

2017/12/26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2年第2次執政後,在近5年裏不斷啟動了日本安全保障制度的調整。

 

   2013年通過了《特定秘密保護法》,意在對國家擁有的外交與防衛等相關重要資訊的洩露處以嚴罰。以此為開端,2014年修改了「武器出口三原則」,2015年通過了部分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安全保障相關法案(簡稱安保法)。

 

   根據安保法,2017年5月實施了日本海上自衛隊保衛美軍艦船的「美艦防護」。此外,還啟動了對於警戒朝鮮彈道導彈發射的美國神盾艦的燃料補給。關於與對抗堅持核子試驗和導彈開發的朝鮮的美國等展開合作的舉措,安倍表示,「沒有相關制度的調整是不可能的」。據悉,隨著《特定秘密保護法》的施行,美國向日本提供的機密資訊的品質明顯提高。

 

川普(左)迎接安倍(又)(2017年2月10日,華盛頓白宮,REUTERS-KYODO)

 

   據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輿論調查顯示,國會審議安保法的2015年7月的內閣支持率在安倍第2次執政後降至最低的38%。其背景是,民眾擔憂安保政策的根本性改變。而在今年12月的調查中,針對航空自衛隊的戰鬥機引進巡航導彈,儘管被指出與專守防衛存在矛盾,但51%受訪者仍表示贊成。朝鮮局勢等安保環境的變化,成為安倍調整政策的東風。

 

   在外交領域,安倍倡導「俯瞰地球儀的外交」,訪問對象達到約70個國家。與美國總統川普的蜜月關係在國際社會廣為人知。

 

      課題是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安倍從2018年起將積極推進中日關係的改善。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018年3月的總統選舉中獲得連任,安倍打算全面啟動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領土談判。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