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日經政治部記者選出的2017年度十大新聞

日經政治部記者選出的2017年度十大新聞

2017/12/28

PRINT

 

  自民黨計劃在2018年1月的例行國會上提出修憲草案。自民黨能否聯合執政黨公明黨、在野黨希望之黨以及日本維新會發起修憲動議成為2018年的焦點。

 

  第3位 眾議院選舉實現3連勝

 

  在眾議院選舉中,自民、公明兩黨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獲得了發起修憲動議所需的3分之2以上席位。民進黨分裂成小池率領的希望之黨和枝野幸男成立的新黨「立憲民主黨」。以民進黨自由派為中心的立憲民主黨成為第一大在野黨。批判安倍政府的選票分散投向各在野黨,結果對執政黨有利。

 

  安倍在投開票的第2天表示,「在眾議院選舉中,在同一位黨魁領導下實現3連勝是自民黨成立60多年來的首次」。將該新聞選為本年度重要新聞的記者認為,「再次感覺到安倍首相具有很強的勝負感和好運氣」。

 

  在選舉戰中,雖然在野黨的分裂獲得了關注,但是圍繞政策的爭論不夠激烈。有記者表示:「執政黨給出的爭論點難以理解。在野黨的政策也不夠精細。政策爭論草草了事」。

 

  對修憲態度積極的希望之黨、日本維新會和執政黨加起來,「修憲勢力」超過9成,有的記者預測「修憲的討論更易推進」。

 

  受在野黨分裂影響,在野黨尚未做好2018年國會的迎戰準備。如果不解散眾議院,下一次大型國政選舉要到2019年的參議院選舉。受10月份眾議院選舉的結果影響,不少記者表示「預計‘1強多弱’的局面將持續下去」。

 

  第4位 東京都議會選舉掀起「小池旋風」

  

  「感覺到了‘安倍獨大’的脆弱性」,針對7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記者説出了這樣的感想。小池領導的「都民第一會」的50名公認候選人有49人當選,取得壓倒性勝利。而自民黨則遭遇了歷史性慘敗。

 

  繼2016年的東京都知事選舉之後,日本政壇掀起了「小池旋風」。圍繞學校法人「森友學園」及「加計學園」與安倍政府的關係,批評聲音高漲,這也對自民黨構成打擊。針對東京都議會選舉的結果,一位記者表示,「輿論對自民黨的支援也不過是基於排除法的支援」。

 

  東京都議會選舉的壓倒性勝利加強了小池的勢頭。小池參與國政的論調升溫,推動了2個月後的「希望之黨」組建。

 

  在野黨也受到影響。民進黨遭遇慘敗,當時的幹事長野田佳彥引咎辭職。黨魁蓮舫也失去凝聚力,隨後辭職。

 

  但在眾議院選舉中,希望之黨未能擴大議席。負責在野黨採訪的記者回顧稱,「在東京都議會選舉中看到小池的強勁勢頭時,很難想像其在眾議院選舉中的頹勢」。

 

  第5位 前原的誤判:民進黨併入希望之黨

 

  「不管用什麼手段,都必須阻止安倍政權。希望與大家一起推動政權更疊」。民進黨時任黨魁前原誠司在9月28日的兩院議員大會上強調,呼籲併入希望之黨。年輕的記者表示,「作為記者也認真思考了政權更疊的可能性」。

 

  前原試圖讓民進黨在事實上併入希望之黨,但小池卻表示,「完全不可能接受所有人」、「將進行排除」。作為遭「排除」的議員的接收組織,枝野幸男組建了立憲民主黨。在野黨被迫進行了分裂選舉。

 

  小池後來解釋稱當時「有傲慢之意」。一位記者表示,「東京都議會選舉勝利是傲慢的開始」。針對前原,有記者表示「暴露了最後關頭的掉以輕心」。

 

  11月,小池表示要「專注於東京都行政」,辭去黨魁職務,與國政保持了距離。民進黨的重建道路依然渺茫,而希望之黨的支持率也陷入低迷。很多記者表示,「招致在野黨分裂的小池和前原兩人責任重大」。

 

  第6位:皇室會議決定天皇2019年4月底退位(12月)

 

  第7位:第3屆安倍內閣第3次改組內閣啟動,河野太郎任外相(8月)

 

  第8位: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宣佈退出TPP(1月)

 

  第9位:安倍被指授意加計學園開設獸醫學部(6月)

 

  第10位:朝鮮發射洲際彈道導彈(11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