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擬政府與企業共同開發新一代反應爐
2018/07/11
日本政府和民營企業將共同推進新一代反應爐的開發。日本經濟産業省已開始討論2018度內組建由大型電力企業和反應爐企業等參加的協議體。將就進一步提高安全性的反應爐的開發和商業化展開合作。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日本國內的核電站運作出現減少。日本希望通過建立各企業展開合作的機制,推動核電站新建,也為行業重組進行佈局。
日本7月3日在內閣會議上確定的新的能源基本計劃明確方針,表示核電今後也將作為電力的重要來源進行活用,但沒有提出活用的具體政策。為了能讓新增核電站和重建核電站更容易的進行,日本希望在體制上形成政府和企業的合作。
![]() |
佐賀縣玄海町的玄海核電站4號機組 |
不過,在2011年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之後,日本所有核電站停止運作。目前重啟運作的只有關西電力和九州電力等的合計9個機組。日本經濟産業省針對到2030年的電力供應結構提出了讓核電佔到20~22%的目標,但要達成目標,需要30個機組左右投入運作。
現在使用的大型反應爐可以實現100萬千瓦規模等大量發電,但建設費用和安全對策投資將膨脹。作為新一代反應爐,除了大型反應爐的改進之外,還將討論建設10萬~30萬千瓦程度的小型反應爐。大型反應爐的建設需要1萬億日元規模,而小型反映對的建設費能控制在數千億日元內。
「高溫燃氣反應爐」進行冷卻並非用水,而是使用燃氣,沒有蒸汽爆炸的風險等,安全性更高。日本目前的核電站大多已經運營了數十年。新一代反應爐將使用最新的控制技術等,在緊急時刻讓損失難以擴散。
日本經濟産業省將諮詢各大型電力企業是否願意參加協議體。如果國家提出要求,東京電力控股(HD)和關西電力打算積極加以討論。日本政府還將敦促三菱重工和日立製作所等反應爐企業、承擔核電站建設的建築商參加。
日本國內的核電站不會有大地震前反應爐數量多,廢堆處理需要的費用也將增加。有觀點認為,擁有核電站的9家電力企業單打獨鬥存在困難。
日本經濟産業省在氫、高性能蓄電池和分佈式能源等其他領域也將構建政府與企業展開合作的框架。
日本對於核電站重啟運作,仍存在慎重輿論。日本政府將避免核電站一面倒,致力於廣泛技術的研發,力爭建立能穩定供應能源的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