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颱風,暴露日本基礎設施老舊「弱點」
2019/09/16
引發大規模停電的15號颱風彰顯出日本生活基礎設施面臨的災害風險。截至日本時間16日上午10點,千葉縣內依然有8萬5100戶停電,影響擴大至生活基礎設施。1970年代建成的供電設施臨近更新時期,老舊基礎設施是道路等領域共同的課題。在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計債務達到1千萬億日元、財政情況嚴峻、社會保障費膨脹的背景下,要在多大程度上通過鉅額投資維持基礎設施?需要作出慎重判斷。
![]() |
因15號颱風的影響而倒下的鐵塔(9日,千葉縣君津市) |
在15號颱風直擊東京圈的9月9日以後,以千葉縣南部為中心持續停電。東京電力電網公司(TEPCO Power Grid)9月13日晚間在東京都內舉行記者會,宣佈「預計今後2周以內大體上恢復供電」。
該公司當初宣佈預計11日全面恢復,但在記者會上解釋稱,「按照過去的災害規模,低估了問題。正面臨複雜的困難工程」。日本房總半島的供電網分布於山林地帶,據悉由於樹木傾倒而受到大規模損壞。
颱風災害波及廣大範圍,全面恢復供電似乎需要較長時間。2018年襲擊關西地區的21號颱風的損害截至全面恢復用了17天時間。
![]() |
停電對生活基礎設施造成整體影響。很多通信基地台無法發揮功能,手機也難以充電。因此,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時在避難所和救援物資資訊共用方面發揮作用的社交網站的效果也變得有限。在設在市政府等地的充電處,前來充電的人排起長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